第40章 生活在你的指間流動(2 / 2)

其二,太傷感情。人在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如果你在群體中不是去攀比甲,就是攀比乙,在攀比之中會傷害和你交往的對象。比得過,你便輕蔑別人,看不起別人,從而不尊重別人,別人隻能對你不置可否;比不過的,你會滿含妒意,或造謠、或誣陷,對人用盡一切詆毀之手段,同樣會傷害別人的感情,破壞良好的交際關係。

其三,過分攀比會使一個人走上不歸路。當你想盡一切辦法去擴大自己的財富,提高自己的名聲時,當你所使用的手段不是那麼正大光明時,比如你通過貪汙挪用、行賄受賄來擴大自己的財富,好去虛榮地攀比,那麼總有一天你會鋃鐺入獄的。

有很多人並不認為自己是攀比,而認為自己的花錢多、購物多、上檔次、穿名牌、玩掌上電腦是講究生活品質,自詡自己的那些一擲千金、一擲萬金的舉動是“為了追求生活品質!”、“為了講究生活品質!”實際上,那些真正講究生活品質的人並不是體現在表麵上,也不是純粹表現在物質這個淺層次上,“講究生活品質”隻不過是為自己膚淺的攀比行為打掩護。你隻要在鏡中照一下自己眼角的那處不屑、那處自滿,你就會明白“生活質量”不過是攀比、炫耀的代名詞!事實上,這隻不過是失去了求好的精神,而將心靈、目光專注於物質欲望的滿足上。在一個失去求好精神的社會中,人們誤以為擺闊、奢侈、浪費就是生活品質,逐漸失去了生活品質的實質,進而使人們失去對生活品質的判斷力,攀比著追逐名牌,追逐金錢,追逐各種欲望的滿足。

其實,最好還是不與人比,做好你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幹什麼要和別人比呢?如果心裏難受,實在要比的話,倒不如把自己當做競爭對手,和自己比。今天和自己的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一天比一天充實,一年比一年長進。這樣既不會招惹是非恩怨,自己還能更上一層樓,豈非自求多福?

如果一天到晚隻與別人攀來比去,你最後除了虛榮的滿足或失望之外,還剩下什麼?有沒有意義?是徒增煩惱還是有所收獲?最後思考的結果即毫無意義。

真正的瀟灑生活,是回到自我,清楚地衡量自己的能力與條件,在這有限的條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與生活。生活品質是因長久培養了求好的精神,從而有自信、豐富的內心世界;在外可以依靠敏感的直覺找到生活中最好的東西,在內則能居陋巷、飲粗茶、吃淡飯而依然創造愉悅多元的心靈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