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有些詫異:“童生交流會?”
“你第一次接觸也再所難免,我楚國泱泱大國,地跨古十三州中的益州蜀地和荊州長江以南,再加上我們這揚州二郡,地域之大,算七國翹楚。在每年童生完試後,會有一些文會交流,不同文位的比賽樣式,形式皆有不同,但大多秉承‘以文會友’,交流知識,增長見識為主,”李學仁作為一名楚國人,當談到楚國時,眉宇間有種身為楚國人的自信,隻見他接著說:“童生交流會在郡內舉行,不過我揚州地區有點特殊,揚州隻有兩郡,人口相對於楚國占領的荊州和益州地區,相對較少,甚至因為靠近吳國,戰事頻繁,這裏軍旅居多,所以我們揚州童生交流會和秀才交流會都是以州為單位。隻不過秀才和童生分開罷了。”
“學生明白了,”聽到這裏,劉銘有些懂了,這交流會和現代的校和校學生一起搞什麼聯考差不多,隻不過古代,考文人的內容不同罷了,算一種娛樂活動的考試。劉銘又有些好奇:“那文會中有些什麼內容?還有州以上又是什麼形式?”
李學仁點了點頭:“你們童生交流會曆來上麵會有些數理,推斷,語言辨析,簡單的對子,詩賦等。至於州以上會有舉人進行文會交流,那時候就是一州的人榮譽,隻不過我揚州一派曆來居於尾遊。哎...不提也罷。你現在前去找周縣令,找他把相關的文令拿來。”
“好,那學生告退。”
還沉浸在揚州舉人文會的事情,想到這裏,不覺有些悶氣,上年李學仁就不幸落敗,此時李學仁看向正在遠離的劉銘,眼中突然充滿希翼。
“哈哈,有了,”李學仁有些興奮的看著劉銘:“三甲童生,成舉人不難,今年秋天的院試讓他去嚐試一下,說不定能繼續考中秀才,等下年秋閨之時,我等傾力相助之下,說不定可考中成為舉人。到時候,在舉人文會上,說不定可揚我揚州文人文威,文壇之上一掃往日晦氣!”
這個世界科舉出來的早,所以考取舉人的鄉試也不是三年一試,而且國家正值用人之際,對中層文人也極度需求,所以九州大陸上舉人科舉,也就是鄉試一年一次,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舉人中實力相差懸殊。
比如童生建立一寸才氣,洗精伐髓,建立根基,主要還是建立文宮,相當於打地基,文宮越大,將來可能性越高。
而秀才為十寸才氣,十寸即一尺以上即為秀才。而要突破這個屏頂,一般正規思路就是要通過院試。
一尺為十寸。
舉人則需要二尺才氣,這其中秀才就存在才氣不同的差別,不過差別不會特別大,不過等到舉人那就不同,進入舉人,二尺才氣到三尺才氣皆是舉人,而做詩文消耗消耗才氣時,一尺才氣有時候能決定很多。
也就有時候,老舉人的才氣時新舉人的多。
至於貢士,進士,則更加多的才氣,一般以一尺為標準。
劉銘來到吳門縣的縣衙,此刻縣衙正堂內,一片威嚴,而座下正是一名身戴枷鎖,白袍囚服的女子。正上方的案桌前,卻空空如也。
下方的袁師爺看著劉銘在縣衙門口被堵,於是從側門出來,將劉銘引了進來。這袁師爺曾在童生宴上見過劉銘,所以才一眼認出。
劉銘見袁師爺一臉慌張,隨即問道:“師爺為何如此慌張?”
“老爺正在斷一命案,遲遲不決,你是三甲童生,說不定能幫忙。”袁師爺拉著劉銘就往後院跑。
在袁師爺看來,天資童子的三甲童生一定頭腦靈活點。不過劉銘卻是一臉無奈,這古代案列自己可很難決斷。不過憑借自己以前看過的三百多集名偵探柯南,說不定可嚐試下。
後院,周仲陽看著劉銘進來,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