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和廬陵郡作為楚國在揚州的地盤,由於與吳國擁有交州和揚州的大部分地區接壤,麵臨著吳國的軍事威脅,既要考慮對該地區擁有名義上的占有,又從實際出發,和朝廷對揚州的控製,所以揚州州治所是確立在離廬陵和豫章都比較近的一個地區,如今名為揚州城的地方。原本打算回家的劉銘,現在由於揚州別駕楊鎮的邀請,劉銘打算前去拜訪。對於原本已經勝券在握的韓鍾鉉,對於現在正在府宅內安然自若等待劉銘登門的韓鍾鉉,若是其知道,其要等待的人已經不在豫章時,不知道他會有何感受。
劉銘來到這揚州城,揚州城是在原來一處舊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現在成為揚州治所還隻有幾十年的時間。比起吳門這種交通要地,比起豫章,廬陵這種百年郡會,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步入這揚州城內,沒有豫章郡的那種喧鬧的繁華,城門還是比較寬闊,城內道路平整,劉銘很快打聽到楊鎮的住所,算了一下時間,時日相差不多,劉銘通報了那府前的家丁,在門前等候。
這別駕住所應該有的氣勢和氣派,劉銘的猜測應該是有一定猜測的。沒有料到,進入府內後,劉銘發現這別駕楊大人住所,除了門前的大宅的一絲莊嚴,進入府內之後,給人的感覺就是儉樸。
沒錯,就是儉樸,宅子內沒有假山亭台,沒有池塘台榭,沒有花園亭閣,有的隻是修理過的青草與其中的一處草棚。
劉銘對這位別駕的印象發生一定的改觀,同時看著前堂的廳房中,那位一臉和善的長者,微笑著迎了出來:“是劉銘小友乎?”
劉銘有些盛情難卻,這位別駕給人一種親和力,而且與劉銘相處的過程中,完全沒有一位高官的壓力,有的隻有一種隨和。
劉銘隨賓客禮儀入座,發現這桌椅旁邊又放著一張帖子,似乎是隨意放在那裏,劉銘好奇地拿起貼子,隻見上邊塗塗改改,顯然並非不躕而就,不過那筆蠅頭小楷寫得端是漂亮,他自已也嗜好寫毛筆字,可寫不了這麼漂亮的蠅頭小楷,不禁嘖嘖讚歎兩聲。
展開了貼子細細閱看,隻見上邊開頭寫道:“今之弊政最大且急者,曰近幸幹紀也,其大者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疾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虧,曰言路閉塞,其他為聖明之累者,不可以悉舉,而六者乃其尤大較著者也。”
劉銘咦了一聲,看這貼子內容根本是在議論國策,怎麼這樣的貼子會出現在一個一次做客當中,楊淩抬頭看看楊鎮,又低頭看下去。
楊鎮在一旁椅上坐著,也不急躁,笑吟吟地拈起他摞在桌上的貼子看了幾眼,嗬嗬笑道:“前相趙安建,禦史範衍都是黃龍年間朝廷上的重臣了,看樣子應該是某位大人草擬的奏折,劉小友從何處得來?“
說著也不待劉銘回答,自顧用手指點著桌子,結果帖子,匆匆瀏覽了一下內容,抬頭問道:“其中陳詞利弊,劉秀才以為其中所言如何?”
劉銘先是在公文之中見到黃龍年間、也就是近二十年前的一份奏貼草稿,又見到不餉不問,毫不相識的別駕大人突然相邀,心中已料到幾分緣由,這或許就是這位大人對自己進行一次的試金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