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去了李承魁的叛軍,方雲暉詳細地封裝了一個法術書卷,讓李承魁悄悄地隻身潛回自己的封地惡獸城去麵見軍師董霜華。信中,按照方雲暉的意思,讓董霜華派出艦隊——藍鯨王護送也可以——送李承魁往南洋國去稱帝。當然了,董霜華是老皇帝瑞德帝的心腹,對自己的這個決定一定會表示百分之一百的支持。
而方雲暉自己,跟來的時候一樣,快速地趕往北方前線的戰場去了。根據方雲暉對局勢的分析,狄蒙帝國糧盡退兵在即,李承嗣這個家夥一定會命令全軍出擊。是的,狄蒙的確沒有糧草了,可是人家也是常年征戰,退兵的時候未必不留下後手,設下個伏兵什麼的,眼見就是兩國兩敗俱傷的局麵,而要是真的毛偉權戰敗,狄蒙一個回馬槍殺回來,獨豹坡就再也守不住了,到那個時候李承嗣,你好毒的算計!
路上,方雲暉沒有忘記與文格淵交換意見。兩個人把所知道的情況、海妖神的說法與李承魁所說的秘密全部串聯了起來,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李承嗣,八成就是遊牧族的聖者轉世!而通天之塔裏麵那個唧唧歪歪如唐僧一樣的神明,極有可能就是牧神,他給方雲暉指了兩個聖者的所在,一個是方雲暉自身,另外一個,是如許強大的聖獸,這居心
獨豹坡東南方三十五裏。這個地方叫做赤水鎮,因為鎮外一條不小的溪流,溪中的石頭含有不少奇怪的礦物質吧可能,呈現赤紅色,遠遠望去,整個溪流都是暗紅色的,小鎮也因此而得名。傳說中,這是上古神戰時大周女神一滴落下的鮮血染紅了溪石,這裏,是大周帝國北方行省的要衝,如果前線兵敗,這裏也將成為第一個承擔狄蒙鐵騎踐踏的小鎮。現在,小鎮上的居民已經十之七八都逃往了內地,原先看起來還繁華的小鎮,因為戰事,而籠罩了一片壓抑的戰爭陰雲。
都統製鳳鳴是第一撥抵達赤水鎮的狄蒙部隊將領。他手下這一個千人小隊,騎乘的都是草原上一等一的快馬,屬於輕騎兵,機動能力很強。在十天前,糧盡退兵的狄蒙斷後部隊,狠狠地打了毛偉權所部的一個伏擊,給大周北線的防守部隊予以重創。
還好,毛偉權也是身經百戰,他雖然按照李承嗣的命令全線追擊,但是戰線拉得很長,這使得被圍的隻有兩萬餘充作先頭部隊的北方常備軍。隨後趕至的王者之矛軍團主力與揮師反身的狄蒙人展開了激戰,結果是獨豹坡失守,使得狄蒙人居高臨下,大周南麵二百裏已經無險可守。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繼續南犯的近三十萬狄蒙鐵騎也戰力已疲,雖然形勢對大周極為不利,但是在正北的防線上,暫無戰事。給大周帝國以休整部隊的喘息機會,狄蒙軍上下雖然感到極為惋惜,可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鳳鳴的千人隊帶著警戒和哨探的任務,赤水鎮位於獨豹坡的東南,按照常理,這個位置並不在北線戰場的範圍之內。但是,這是一支奇兵,在狄蒙糧盡——他們當時也的確是糧盡了——退兵的時候,悄悄地放下了一支人馬東進,一來如果北線失敗,可以往東南尋求突破口,二來,目的就非常簡單——劫掠糧食!
被溪水中紅石襯托得仿佛紅色的河流發出了隆隆的水聲,這條溪水並不算寬闊,隻有七八丈左右,但是由於兩岸的河床非常高,有都是純粹的岩石,而水流極為湍急,橫渡,看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鳳鳴派出的探馬已經一一回報,激流上原本架著的兩座石橋都已經拆毀,看來是當地的百姓懼怕萬一有戰火綿延到這裏而做的。
“將軍,”最後一名趕回來報告的探馬說,“我迂回到下遊大概二十裏左右的位置,無橋可渡,隔岸望去,對麵的赤水鎮靜悄悄地,但中午時候,鎮裏有炊煙升起,看來裏麵還是有人居住的。”
鳳鳴點了點頭,這個赤水鎮距離戰場是最近的了,如果狄蒙大軍東進,必然要路過這裏,所以估計鎮中的百姓可能大多逃走一空了。狄蒙的主帥非常小心,東進固然是不太容易遇到抵抗,但西麵的路徑卻需要翻山而過,如果被大周軍截斷了後路,則難免有全軍覆沒之虞。因此,先遣了一千輕騎哨探情況,後麵尚有四萬大軍據山而駐。
“我看大帥未免太小心了,”身旁的一個副都統製不以為然地說,“大周那幫草包,現在或許連獨豹坡都受不住了,那裏是我們向正南的屏障,他們哪有這種功夫來守東線。”
鳳鳴沒說話,從道理上看,自己的副將說得是對的,從東線進兵,風險大、推進慢,如果據守獨豹坡,大周部隊的第一要義必然是在北方展開反撲,的確沒有精力顧及到東線,不過,這也正是東進奇兵的有力所在。他沒有對副將的輕狂做出評價,隻是揮起右手,做了個堅定的手勢:前進!東向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