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上市之前,碧桂園是典型的家族企業。隨著碧桂園的在港上市,勢將給其帶來深刻的變革,而多年來行事低調的碧桂園之所以選擇上市,也是基於變革與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碧桂園園區的成功有很多程度基於其用人成功,他們聘請了一些從政府部門離退休的人員到公司任職,甚至做股東,這樣一來,他們可以通過公關拿下很多低價的土地。

但問題在於,碧桂園過去的那種“一年一個碧桂園”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同城相爭的富力、雅居樂等地產商分別在港上市,並陸續在國內其他城市取得了長足發展,而碧桂園在2005年以前,一直在廣州及珠三角徘徊不前。

一位碧桂園中層幹部曾向媒體表示:“假如我們還固守原有發展模式,等到將來競爭格局大定,我們就難免被邊緣化的命運,甚至最終被市場淘汰。”

財經專欄作家東方愚認為,行政力量是碧桂園上市不可輕視的一股推動力量,而碧桂園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風光,缺錢少地問題早已開始暴露。

為改變現狀,近幾年來,碧桂園一年當中同時開發幾個大型社區樓盤,不僅在珠三角二線城市如南海、肇慶、高明、江門、陽東等地及廣州南沙開發區儲備了不少土地,還先後啟動了沈陽,天津、長沙、上海等地的項目。

同時啟動如此多的項目,自然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據了解,碧桂園在沈陽拿下的近7000畝土地,盡管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但目前支付的土地款就高達數億,而且,這些土地的低價格不再低廉,地價為60萬元/畝。

而在去年9月,碧桂園在廣州商務中心區珠江新城以高價4.8億元,拿下一塊住宅用地。

種種跡象表明,盡管碧桂園前期的土地成本依然較低,可供未來一段時間開發之用,但近一兩年以來,隨著各地土地交易市場走向成熟規範,同行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碧桂園的發展戰略勢必因此而做出調整。而且,隨著土地增值稅開征後,已經身為外資企業的碧桂園在此前獲得的增值額不需要補繳,但是在新規實施後所獲得的增值部分則需要按規定繳稅,這意味著,已經習慣於低價拿地的碧桂園將要麵臨後續項目稅收開支的巨大壓力。

在一定程度上,上市似乎是惟一的出路。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碧桂園的上市是大勢所趨,是被逼出“關”,而此次上市之後,手握上百億元融資的碧桂園必將加快各地城市布點,力爭成為全國性地產商。

但有關人士對碧桂園的未來發展提出了擔憂,指出碧桂園至少麵臨三大挑戰:

一是土地成本上升的挑戰。土地成本的低廉與政府關係有關,這一點從目前的形勢來看將不再是優勢;此外,低價土地麵臨高額增值稅壓力。

二是全國性擴張瓶頸的挑戰。碧桂園的廣東模式是基於與政府關係的密切,此後進軍全國,能否像生產商品一樣將廣東模式複製到全國各地,這將是一項重要的挑戰。三是管理模式的挑戰。從家族式企業管理到係統化、流程化的管理,需要一個艱難的過渡。有關人士分析認為,25歲的楊惠妍能否帶領碧桂園這艘地產巨艦,繼續其父楊國強的創富神話,有待觀望。

媒體關於楊惠妍的采訪和中國許多富豪不一樣,身具爭議的楊國強一直低調行事。他曾經給一位負責媒體公關的助理下死命令:如果老板的名字或照片出現在報紙上,就讓他走人。

現在這一條規矩同樣適用於楊惠妍。碧桂園集團拒絕了所有采訪楊惠妍的要求。楊惠妍曾就讀的廣東碧桂園學校也對此三緘其口,“非常抱歉,在得到她本人同意前,我們不會對你說一個字。”一位老師如是說。

記者采訪多名順德碧桂園員工,其中一名設計院中層曾多次目睹二女,稱其相貌一般,氣質頗佳。

4月27日晚6時30分,黃文斌(化名)走出碧桂園集團設計大樓。“他很平易近人的!”談起老板楊國強,這位在碧桂園工作了六年的工程師說。黃文斌在碧桂園集團屬下的設計院工作已經六年。

黃文斌說,大約兩年前,他第一次看到楊惠妍。當時,她陪著楊國強來設計院開會。黃文斌對她的印象很模糊,“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此後,她就經常跟著楊國強出現在設計院。有人分析,這可能是楊國強有意通過這種方式,培養楊惠妍。

在眾人麵前,楊惠妍保持低調,一般她都隻是跟在父親後麵,靜靜地聽,默默地看,很少發表意見。“設計的專業性很強,她畢竟還年輕,這方麵懂的可能不是很多。”黃文斌分析說。

即便在祖籍所在地,二女楊惠妍對廣教村村民來說仍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