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榮茂於1950年出生於福建石獅,2008年,以210億元人民幣在胡潤百富榜排名第22名。他經營的世茂集團於2000年8月在上海交易所上世,2001年11月,又在香港以“世茂中國”的名稱上市,公司總部在上海和香港。
關於許榮茂的發跡史,流傳著好幾種版本。麵對記者對他成長經曆滿懷興趣的期待,許榮茂的回答和藹可親卻實質內容有限。是因為謙遜的品德,抑或為保持帶有神秘色彩的公眾形象?
雖然許榮茂不願沉浸在過去,但聽者無法不把他今日的成功與人生的種種遭遇聯係在一起。
自小不想出人頭地的許榮茂,受到從醫的父母對他的影響,選擇了中醫,然而這對他日後從商大有裨益。“中醫講究平和,不會為一些小事急躁。我覺得有一些人很聰明,但暴躁起來不考慮後果,這是做事業的大忌。”也因此70年代到香港尋求發展的許榮茂能平和地正視自己的生存狀態:“我當時隻會講閩南話和普通話,所以從事中醫沒有先決條件,病人說什麼我都聽不清楚。”他打的第一份工是在藥店裏當夥計,隻幾天的光景,因為不能適應粵語,就又跑到工廠去了。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當上了證券經紀人。幾經辛苦,有了積累後,他自己開設了一家金融公司。從1981年到1983年,兩年光景他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
32歲的許榮茂身價已過千萬,開始在資本市場上長袖善舞:“在金融市場我比較順利。很多人第一桶金可能要經過長期的拚搏,我運氣稍好一點。不過我對經濟非常感興趣,如今還一直閱讀經濟方麵的書籍。”據屬下講,許榮茂對數字敏感,心算過人。
他的傳奇也由這裏開始。
覺得還是做實業踏實的許榮茂,在80年代中期將資金投向紡織和成衣。在香港、內地開設工廠。
最重要的人生機遇是在1989年。“這一年我轉做房地產。以前做服裝特別累,員工多,業務量大,但利潤微薄。幫美國人做加工,等於為他人做嫁衣,成衣後貼上他們的標簽,沒有自己的品牌。這雖然也是實業,但缺少滿足感。現在我們建一幢幢雄偉壯麗的大廈,既能美化城市,改善人們的生活,又給自己帶來事業成功的欣慰。”
此後的10多年裏,許榮茂南征北戰,不管房地產形勢是高峰,還是低穀,他的事業總能蒸蒸日上。許世茂將這一切歸功於父親的眼光:“他總能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看到。”
當無人看好中國內地房地產時,1989年的他出巨資在家鄉福建進行了一係列項目開發。然而當大江南北的中國房地產如火如荼時,他卻攜妻帶子轉到了澳大利亞搞起房地產。1994年北京房地產低落時期,他卻大舉進入,以至後來的高檔外銷公寓在北京家喻戶曉:紫竹花園、亞運花園、華澳中心、禦景園等等,但許榮茂這個名字卻鮮為人知。2000年北京房地產再上高峰,上海正是低穀,他又力排眾議地將投資轉向上海,再一次證明他有自己獨特的經營之道。
大多數人真正開始注意許榮茂是2000年8月,因恒源祥而聞名滬上的上海萬象集團突然宣布正式變更第一大股東,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許榮茂才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