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智健是中信泰富集團主席,中國內地首富。1942年1月17日生於上海,籍貫江蘇,是家中唯一的兒子,另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妹妹。他的父親是著名的“紅色資本家”榮毅仁。榮智健小時候在上海度過。一九五九年,畢業於南洋模範中學。公私合營之後,榮家在中國內地的企業已實行公私合營,家族中人一般不擔任直接的經營管理工作。下一代人似乎可以享受高股息帶來的優越生活,而不必從小吃苦。據一些當年認識榮智健的人回憶,那時十六七歲的榮智健是上海知名的“公子”。他有一輛紅色的敞篷車,經常開出去兜風、他常請同學朋友去國際飯店、紅房子吃飯,很大方。他是體育愛好者,上大學時是“職業棒球手”,先後代表上海隊和天津隊參加過全國的比賽,“每天要練球,課都沒法上”。
雖然榮氏的私人企業已全部公私合營,但即使是動蕩的1958年大躍進運動中,榮家也非同一般,榮智健念大學時期,生活條件明顯優越於其他同學。“在天津大學的時候,生活比在家裏時候要艱苦、嚴格得多,可是我卻有條件請大夥兒吃飯,上學校小食堂吃頓排骨,雖然貴一點,隻要有錢,還是可以吃得到。因此,我在同學們的眼中顯然是一個明珠。”榮智健回憶大學生活時說。
一九六五年,榮智健畢業於天津大學電子工程係。榮智健和其它年輕人一樣,以滿腔的熱情到了吉林長白山下的一個水電站實習。一九六六年,又“下放”到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在八年基層工作中,這位榮家後代經曆了上輩人從未經曆過的磨煉,他每天和工人、民工摸爬滾打在一起,抬石頭,挖土方,搬機器設備,背著氧氣瓶(燒焊用)上山下山,爬上半空架設高壓電纜,甚麼粗活重活都幹過。一九七二年,榮智健返回北京。
一九七八年夏,隨身攜帶著簡單行裝和單程通行證,三十六歲的榮智健遠離家人,告別妻兒,獨闖香江。據《法製生活》的報導,榮智健的第一桶金是這樣賺到的:榮家在香港有一些資產,大都是些紡織廠的股份,例如九紗廠、南洋紗廠等。這些紗廠的股份三十年沒動過股息,因而積下一筆錢。榮智健就憑著這筆本錢,與堂弟榮智鑫和榮智謙合資在新界大埔開辦了愛卡(Elcap)電子廠,最初產品包括電容器、電子手表和玩具等,後來轉以生產集成電路和電腦隨機存取存儲器為主。“初時,我占股本的三分之一,後來工廠賺了錢,我把個人分到的利潤再投資進去,令我所占的股權增加到百分之六十,前前後後總共投資了一百多萬港元”。榮智健出售愛卡公司時,他個人得到720萬美元,也即是他投資的56倍多。該刊物報導,榮智健的第二桶金這樣賺到的:“作為一個大笨蛋,我當年最大的成功不是愛卡,而是八二年用從愛卡賺的錢在美國搞的一項創業投資。”那年他與原本在IBM工作的幾個工程師合作在美國加州聖荷西合資創辦了加州自動設計公司,那是美國第一家專門從事電腦輔助設計軟件的公司,“我的搭檔都是這方麵數一數二的人才。業務就由他們負責,我仍在香港經營愛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