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投資,包括貸款在內,大約是二百多萬美元,我個人占百分之六十。這公司一直在盈利;到了一九八二年底,被一家生產電腦設計硬件的公司收購了百分之二十八,翌年並合並上市、成為美國第一家上市的電腦輔助設備廠商。原來的二百多萬美元投資一下子便增值了四十倍。”榮智健還是看好香港,他出售美國公司的六成股權,加上出售愛卡得到的五千六百多萬港元,他當時的財產已由數十萬上升到四億三千萬港元,前後不到十年。世界上增值最快的東西可能首推香港的大樓。而榮智健的公司增值速度卻比香港的樓市還快。短短的幾年時間增值五十六倍,四十倍,好像天方夜譚。一九八六年榮智健加入父親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國有資產),成為中信香港的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榮智健入主中信香港之後的大手筆是收購國泰航空公司百分之十二點五的股權。香港國泰航空公司是老牌的英資公司,也是世界著名的國際性航空公司。

一九八七年,香港股市、地產及世界航運業尚處於低潮,中信香港經過慎重研究分析,決定收購國泰的部分股權。

榮智健說:“我們分析了差不多六個月,覺得國泰的盈利前景看好,經營完善,而且有一支優秀的管理隊伍。我就把自己的想法向北京總公司彙報,不到五天就得到批準”。

國務院為此借貸八億港元,作為中信香港的運作資金。一九八七年二月,香港中信以二十三億港元收購了國泰航空的百分之十二點五的股權;一九九○年,香港中信以五億港元收購了港龍航空公司的百分之四十六點三的股權。中信香港入主港龍,成了港龍的第一大股東。收購港龍之後,榮智健將部分股權轉讓給國泰,國泰占大股。港龍的業務委托國泰管理,增添飛機向國泰租用。國泰停飛大陸航線,讓給港龍。這樣,港龍成了國泰的子公司。

香港中信有史以來最龐大的一項投資,是於九零年以逾一百億港元收購香港電訊二成股權,成為這家當時香港股票市場市值最大公司的第二大股東。至此,香港中信除了國泰航空的百分之十二點五,香港電訊的百分之二十股權之外,還擁有港龍航空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三、香港東區海底隧道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五、澳門電訊的百分之二十、亞洲衛星公司的百分之三十三、和記傳訊的百分之二、百富勤集團的百分之九、嘉華銀行的百分之七十四的股權,另外還有約十億港元的房地產、一個約三十萬噸的船隊,還己在大陸江蘇和內蒙等地投資四至五億美元建設發電廠,集團資產總值接近二百億港元。

2008年20日,“5.12地震”發生後僅一周時間,為支援災區抗震救災、重建家園,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榮智健先生就通過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向地震災區捐款5000萬港元。

此前,榮智健先生已向四川地震災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都江堰市各捐款1000萬港元。至此,榮智健先生已累計向地震災區捐款700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