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四川省成都市人,生於1951年9月,畢業於四川電大,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現任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希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公司董事長、山東六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華全國工商聯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等。
劉永好先後榮獲中國十佳民營企業家、中國改革風雲人物、中國十大扶貧狀元、中國企業管理傑出貢獻獎以及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2000年亞洲之星”、2004亞太最具創造力華商領袖、2006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三農人物。2007年劉永好先生被美國著名的安永會計事務所評為“安永企業家獎”、榮獲2007年中國管理100“持續創價值”獎、2007年度“光彩人物榜”。2008年獲稱“中國改革開放30年影響中國經濟30人”。並曾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2000亞洲之星”。2008年胡潤中國百富榜第10名。
成長經曆
劉永好的創業實踐始於中國改革開放全麵起步的1982年。當時他與自己的三位兄長一道,辭去其在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和國有企業的公職,到四川成都新津縣農村創業。他們變賣手表、自行車等家產,籌集1000元人民幣,作為創業初期的投入,從種植、養殖起步,曆經磨難,堅持不懈,經過六年時間,積累了1000萬元並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隨後的8年時間裏,他們以自己的努力讓企業滾雪球式地發展,創出了中國最大的本土飼料企業集團——希望集團。希望集團是中國100家最大的飼料生產企業的第一名,曾被中國國家工商局評選為全國500家最大私營企業第一名。
希望的創業者們在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注意到家族式企業在管理方麵的弊端,為了使企業跟上發展的潮流,他們分別於1992年和1995年兩次對原有的管理體製進行了調整並明晰產權。
1996年,得益於黨和政府關於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政策推動,劉永好組建了新希望集團。新希望集團依靠正確的企業發展戰略和全體員工的勤奮努力,立足西部,麵向全國,實現了快速發展。截止2002年,該集團聘有上萬名員工,共有80多家企業,海外有4家公司。新希望產業範圍涉及飼料、乳業及肉食品加工、房地產、金融與投資、基礎化工、商貿物流、國際貿易等領域。劉永好在新希望集團的迅速崛起中做出很大貢獻,其企業思維和創新精神受到好評。為此,他在前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2000亞洲之星”。新希望集團亦獲得中國企業協會授予的企業傑出管理獎。
在1993年,劉永好作為新任的全國政協委員,與中國工商界的一批知名人士發起成立中國民生銀行的提案。這一提案得到中央的支持。並在1996年初正式組成。民生銀行是中國第一家主要由民營資本構成的規範的股份製商業銀行。它登上中國金融業的舞台,曾引起國內外廣泛的關注。民生銀行已於2000年初在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新希望是民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劉永好先生連續兩屆當選為該銀行副董事長。
1993年,劉永好等聯合國內9位民營企業家聯名發出倡議,動員民營企業家們到中國西部貧困地區投資辦廠,培訓人才,參與社會扶貧。這一舉措旨在響應中國政府提出的用本世紀最後7年時間消除8000萬人貧困的“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經濟社會目標。這項倡議及其行動被稱為“光彩事業”,它引起了中國民營企業界的熱烈反響,全國先後有3800民營企業家參與進來,包括來自香港和澳門的企業家。光彩事業的實踐對改善貧困地區群眾的生活、增加就業、繁榮地方經濟等均起到了很大作用。新希望集團作為倡議者之一,更扮演了積極參與的角色。在中國西部和中部的貧困地區投資近2億元,興建14家光彩事業扶貧工廠。劉永好因此榮獲全國光彩事業金質獎章並被推選為全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2000年他還代表中國民營企業界出席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特別會議,向世界同行介紹中國的光彩事業。
隨著中國入世,中國市場正一步步與世界接軌。新希望集團2003年開始雄心勃勃地進軍金融業,乳製品行業,零售業及其他戰略投資領域。新希望集團前從1998~1999年的銷售額都在40億元左右,2000年納稅9000萬元,2001年達到1億元,其主營業務仍為飼料,擁有員工一萬名。
作為過去二十年中國經濟改革浪潮中的典範人物,劉永好出生於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在80年代早期與包括劉永行在內的三個兄弟一起開始創辦企業飼養鵪鶉,之後不久便轉而為其他鵪鶉飼養農提供飼料,在90年代早期,其業務已經遍及全國。1995年開始,劉永好分離出來單獨做自己的公司,並成功上市。之後進入成都、大連和上海的房地產業並投資民生銀行、乳製品、一個金融投資公司、上海的零售業和深圳的一個天然氣加氣站。劉永好與盧誌強等人一起發起了光彩事業,這是一個由企業家發起的扶貧慈善機構。劉永好是前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同時也是第八、第九、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