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撓性擾動試驗(1 / 3)

星期六,韓熙光剛剛踏進仿真樓,進入走廊,舒禮銀立在試驗室門口。

今天我有點空,上午我們討論一下負載模擬器,你等會兒下來。

韓熙光到樓上辦公室放下東西,打完開水,來到樓下試驗室。

我們趕緊商量,等會兒郭守信等來找我商量太陽燈的事,十點鍾我還要去參加與R國人的談判。

舒禮銀說著,尚未商量就要韓熙光寫東西。

你說過之後,我翻了幾翻,給的信息參數太少,實在沒有法寫。

怎麼沒有法寫,不是有資料嗎?

資料上唯一有用的就是四個頻率的數值。

就是根據這些來寫呀。

閉門造車,我寫不了。

舒禮銀一聽,火了。

老韓,我們是不是好好談談,什麼東西都要我來寫,我忙的過來嗎?你就參照我寫的模擬器來寫,開頭和結尾都照著寫,中間將要求說一說就行了。

開頭和結尾不用照抄我也會寫,就是這中間的要求提不出,那還寫什麼呀?閉門造車我造不出來。上次你叫我寫“熱源模擬器”,我知道一些皮毛,又有資料可參考,要求也比較清楚。我答應了,後來你自己寫了。這次可不一樣,對“負載模擬器”我幾乎一無所知,又無資料可考,要求一個也提不出。

舒禮銀拿出一張紙來,在其上畫了起來,邊畫邊說。

這是大長杆,這上裝驅動器,其下裝彈簧片,杆子,再裝簧片,再吊杆子,再用軸承支撐起來,就這樣。

韓熙光看著聽著,心裏的咕,這次又和上次大不一樣。舒禮銀繼續往下講。

這根杆子的轉動慣量是五公斤米,那根二十三點一公斤米,兩根加起來是二十八點一公斤米。

你上次分明隻說了一個五公斤米的,怎麼這次多了一個二十三點一公斤米的?相差那麼大。

舒禮銀看看韓熙光,想說卻說不出來。正愣神時郭守信進來,舒禮禮便丟下韓熙光去了,直到快十點才又回來繼續講。

這根杆子多長,那根杆子多重,彈簧係數是某某數,彈簧係數與振頻一致。

這是什麼意思?

韓熙光問舒禮銀,舒翻了翻眼睛。

我也不知道什麼意思,老總們是這麼說的,讓這麼做的。……老總們說該這麼做,不該那麼做。可高原模又說該那麼做,不該這麼做。

那你到底想怎麼做?是按老總們說的、還是按高原模說的做?

這正是要和你商量的。

我沒有聽到他們各自的理由,沒有法思考,怎麼商量?這些東西都裝在你腦子裏,卻叫我寫文章,我寫得出來嗎?

舒禮銀啞在那裏。韓熙光又道:

我現在不知工作該如何做?我不要求別的,隻要求你分配給我的工作,在與別人商量時要讓我參加,讓我也聽到原因和變化。你與老總們商量,我不在場,與高原模商量,我也不在場,變化及變化的原因我不知道,如何工作?如何寫文章?瞎編,我是編不出來的。

我也隻和他們商量了幾分鍾,也就五分鍾吧,我怕他們出國,才找他們商量的,是下班之前找他們的。

你和他們商量多長時間都沒有關係,既然將此項工作交給我,就應該讓我參與商量,若我不在,也該將商量的情況和結果告訴我。商量就應該商量透、有結論,讓人清楚明白,下麵的工作才能做,才好做。最好商量之前預先通知,有個思想準備,我不會不參加的。

稍停,韓熙光又道:

上次驗收“懸浮試驗台”,你說了又說讓我負責。可你與木林森商量時卻不讓我參加。

我也就和他商量了幾分鍾。

不管幾分鍾,也應該讓我參與,至少至少也應該將商量的內容和結論告訴我。相關的資料也該讓我看看,不然,我怎麼負責驗收。你可好,那天一個人在試驗室翻看資料,我不是路過時不經意問了一下,根本就不知道是懸浮台的資料。幸好殷顯文搞“二號台”時我翻閱過幾篇相關的資料,略具這方麵的知識。又臨時抱佛腳,搶看了幾頁那些資料,算是應付了各項性能指標的測試。那天驗收現場,你主講了半天,既沒有問我一句,也沒有讓我說一句。倒是木林森問我有沒有什麼要說的。否則,別人就不知道我是幹什麼的。

又如“熱源模擬器”你交給我負責,卻又自己搞方案、做報告,將整個任務交給你同學也不讓我知道。你找木林森商量,拉我參加,弄得我一頭霧水,我根本就不知道“熱源模擬器”不要我負責了。

這樣的事例很多。我不要求別的,你安排給我的工作,讓我負責的事情,基本情況要告訴我,讓我參與商量,至少要將商量的情況和結果告訴我。否則,我沒法工作,沒法負責,沒法幹。

舒禮銀沒有了言詞,隻得說道:

那我們以後多商量,與別人商量時讓你也參加。這篇文章由你來寫,將來成果也算在你頭上。

你不用給我提什麼成果不成果的,我對它不感興趣。

我就不願意聽這種話,這工作由高原模幹,文章由我們寫,成果算我們的。

我也不願意聽什麼成果不成果的,真的毫無興趣。高原模幹,成果就該是他的,文章也該由他寫。自己的這類成果都無意申報,別人的就更無興趣。

韓熙光本想說“我不能攫取別人的成果”,怕太刺激,改口了。

那好吧,不說成果,算工作,這項工作就由你來負責,總不能什麼事都由我來幹吧。

我沒有說不幹,隻是商量太少,資料太少,沒有法幹。如你若不說這些,我連為什麼要一百分鍾都不知道,僅知撓性影響振頻和振幅,不知與時間長短有什麼關係。

時間是工程運行一周的時間,總體要求的。

原來如此。裝置做好了,莫說一百分鍾,即便五百分鍾、一千分鍾、也不存在問題。

舒禮銀看看表。

我去與R國人談判,這篇文章你寫一下,呂副所長催過幾次了。

你今天才交給我,你得趕緊將幾方的人都招集到一起,好好討論討論才能寫這篇文章。

那好吧,我很快就安排。

那好,討論完了我就動手寫,那就快了。

舒禮銀急匆匆開會去了,後來卻沒有了下文。

韓熙光麵對著《主題報告》沉思,請教相關人員後,他稍稍明白了這項試驗的宗旨。試驗主要有三個部件,其中兩個是慣量塊,要求轉動慣量大致相等、準確。這其實不算要求,一般都能做到。第三個部件是將兩個慣量塊連在一起的連接塊,要求連接後的振動頻率為某一數值。試驗主要是看各種氣流撞擊下的振頻、振幅變化,找出規律。就這麼點要求,韓熙光認為不值得故弄玄虛,寫什麼主題報告,更無必要評審,談不上成果不成果的,自吹自擂。然而舒禮銀不這麼看,他要求報告要在呂緒倫主持的評審會上宣讀,要報科研成果。韓熙光推了幾次推不掉,很不情願地構思這份“主題報告”。

麵對題目,搜索枯腸,卻總是無詞可措,於是他歎口氣,自言自語道,“隻好向前後左右上下借貸延伸,隻好短話長說了。將瑣碎枝末、雞毛蒜皮寫到報告中來充數敷衍。”他將試驗的提出、設備的準備寫進去,寫了詳細的預設的試驗過程,寫完一看,仍然不足三千字。苦笑了兩聲,自嘲道,“就憑這個報成果?”

韓熙光正對著報告和圖紙自嘲時,舒禮銀坐到了他自己的位置上,轉身麵對著韓熙光。略停片刻開言道:

十月份或者十一月份要開仿真模擬會議,會上要我們發表兩篇文章,一篇是《多台組合仿真》,這篇文章由我來寫。另一篇是有關撓性擾動試驗的,錢主任讓我在我的那篇文章中帶一下,可我覺得還是專門寫一篇的好。

既是錢述宗讓你在文章中帶一下,想必內容不會太多,那你就帶一下唄。

你是不是看不起我們的工作,怎麼叫你幹什麼都不願意似的。

韓熙光先是一怔,很快鎮定下來。

你這是哪兒和哪兒,你不是說錢述宗叫你帶一下嘛,既可帶一下,能有多少內容?這與對工作看得起、看不起有什麼相幹?

這篇文章我本來是想交給你寫的呀。

我當時就說沒有什麼東西可寫,現在錢述宗也這樣說了不是。

怎麼沒有什麼可寫的拉,你認為隻寫數據和結論啊。

除了原理、數據和結論,還有什麼?

錢主任從雜誌上看了有關撓性擾動試驗文章,問我能不能做?我決定恢複三軸懸浮台來做撓性擾動試驗。原三軸台的那個草帽形台麵框架鏽蝕不算厲害,我想重新加工一下用來做撓性擾動試驗。我們要將試驗的全過程都寫進去,要寫一種試驗方法的研究,要從試驗的準備階段寫起,寫詳細經過,寫數據,寫分析,再寫結論,這不是內容很多嘛。

故弄玄虛,韓熙光強忍著沒有笑出來。

你寫小說、寫豆腐蘿卜賬啊!方法的研究,什麼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