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王五戰敗後,場麵瞬間逆轉,三人殺得二十來個衙役繳刀降服。白衣劍客見眾人投降,踮了踮腳,跳了三丈遠近,將寶劍架到了縣令頸脖之上,道:“賈大人,我知你不是昏官惡官,此次行此事也非得已,隻要你放了那倆孩子,並且發誓不再行此惡事,在下即刻離去,不敢傷大人一分一毫。”那賈大人睜眼看了看白衣劍客,又看了看巫婆,麵色愁苦,欲言又止。
那巫婆見縣令看著自己,微微冷笑,將手腕上銀鐲一搖,念著咒語,說聲“著”,隻見銀鐲內發出三道黑光分向三人射去,白衣劍客背對著巫婆,也未防備那白發婆娑的老太婆,隻聽兄弟陶潛說了聲“大哥小心”,身子就不能動彈了。允中突見那巫婆施展邪術,也不及救援,又見三人無性命之危,即放下心來。
那巫婆將三人製得不能動彈,吩咐眾衙役道:“將他三人綁了。”於是十來個人將三人五花大綁,扔於地下。那白衣劍客見自己兄弟三人瞬間被製服,知道是邪術作祟,罵道:“賈正明,虧你還是一方父母官,卻與妖婦勾結,危害一方,你可對得起那頂上烏紗嗎?”那縣令一聽,滿臉羞愧,說道:“餘婆婆,我看這三人今日行刺於我,也隻是誤會我等,再說也未傷眾人性命,可否待這場祭祀完後,將這三人放了?”他貴為一縣之長,不知為何會對一個年老巫婆軟語相商。
那餘婆婆還未答話,王五厲聲喝道:“大人,這三人公然刺殺朝廷命宮,已是死罪,現在還汙言穢語,大人怎能輕易放過他們,依我看,還是縫上嘴巴,沉入江底,一起祭祀龍神了吧!”說完,吩咐手下用白條布纏住三人嘴巴。剛才白衣劍客饒他一命,他卻不知感恩,暗恨白衣劍客將他右臂筋骨刺傷。那餘婆婆咳了兩聲說道:“還是王五說的是。”縣令一聽,不敢再言。
隨即餘婆婆看了看日頭,喊道:“午時已到,獻祭品!”十來個衙役趕緊將三牲果品等物扔下江去。最後,四人將竹籠抬到岸邊,撤去黑布,赫然出現在眾人麵前的是一對童男女,那女孩八九歲大小,突見周身如此多陌生人,不由嚇得哇哇直哭,而那男孩看著不滿三歲,想是年幼無知,好奇的看著眾人,呀呀而語。
允中瞬知香魚是何物,當下僵住不動了。他前世今生都生在太平盛世,心地慈悲善良,從未想過有用活人祭祀這等惡事發生,突逢此事也不由驚呆了。
瞬間,隻見巫婆手一揮,那四個捕快就將童男女推入河中,允中還在癡呆之間,哪能來得及救援,但他心存希冀,腳一蹬,身劍合一向江中衝去。就待他將要衝進江河,隻見銀光一閃,兩個童男女就被卷上了岸,他知有高人相救,將劍光一收,跳回岸上。
剛落下,就見對麵站著個十八九歲的紅衣女子,隻見她麵白如玉,細眉小嘴,眉心有兩粒紅痣。身材婀娜,盈盈纖腰,隻手堪握。允中也見過不少絕色女子,如伽因的冷豔之美,徐豔娘的嬌媚之美,黎青的羞嫩之美,但都都不為所動。此時突見這紅裳女子,縱使他定力極強,也不禁心神具動,方知世間美是何物,想著以前所見的女子容貌哪能及她萬一。
而那縣官、捕快、綁著的三個劍客同圍觀百姓見紅衣女子突然出現,也忘記思索突現的紅衣女子是神仙,還是妖怪,俱都沉醉於那絕世容貌之下,隻聽“當啷、當啷”數聲,二十多名捕快手中錦繡刀都掉在地下。
到底允中功行深厚,隻是瞬間即就回神,向那紅衣女子施了一禮,說道:“道友劍術高強,又行此義舉,當真巾幗不讓須眉,小道佩服。”
而那紅衣女子見允中現身,知他是同道中人,也不禁多看了幾眼,冷聲說道:“看你劍光,想也非妖邪一類,剛剛想著入水救人,卻也不錯。”
允中被一個十八九歲姑娘品評,尷尬一笑道:“在下左允中,敢問道友在尊名?”他深明道家抑已從人之理,又見紅衣女子劍光正大光明,也不惱她狂妄自大,仍是低首垂問。
隻聽那紅衣女子“哼”了一聲,也不答他話,放下兩個童男女,徑直走到那縣令賈大人麵前。
允中想遇見同道中人,互通名姓乃禮節所在,沒想到對方如此崖岸自高,怒氣微生,還未容他說話,隻聽那紅衣女子喝道:“你這狗官,是你讓人劫了這兩個童男女,祭祀這江中所謂的龍神嗎?”那賈大人臉色一變,神色慌張,也不言語,不住向那巫婆看去。
紅衣女順著縣令眼光看去,向那巫婆說道:“可是你在此妖言惑眾,讓這狗官用活人祭祀的嗎?”那巫婆見紅衣女劍光淩厲,知道不是對手,但她向來高高在上,突聽這無理言語,不由罵道:“賤婢,你壞我好事,還不知道我的厲害吧!”說著將銀鐲一搖,黑氣即向紅衣女衝去。紅衣女臉色一冷,玉手一指,一道銀光倏地衝散黑氣,向巫婆打去。隻聽慘叫一聲,那巫婆已倒在地上,不斷呻吟。紅衣女冷聲說道:“你這禁錮術,不過是邪道小術,對付凡俗之人尚可,怎能是我敵手。你既然在此妖言惑眾,愚弄百姓,今日卻是遭報之日了。”
那巫婆雖敗,口中仍尖聲罵道:“賤婢,你敢傷我,龍神可繞不過你。”紅衣女見那巫婆死在臨頭還敢猖狂,玉手遙指,一道銀光即射向巫婆眉心,那巫婆連哼都沒哼,直接屍橫當場,額頭上拇指粗細的孔洞,鮮血兀自長流。
那王五本和巫婆沆瀣一氣,見巫婆慘死,嚇到魂不附體,擔心有人告他惡狀,趕緊雙膝跪地,先言道:“仙姑英明,那餘婆婆就是罪魁禍首,她扣押賈大人的一雙兒女,威逼賈大人在縣內找一個生辰八字是午年五月端午日午時生的童男和一個亥年八月中秋日亥時生的童女於今日午時祭祀河神,今蒙仙姑相救,處死這惡婆,這對童男女才得活命,讓本縣名聲得以保全,實是高天雲義之舉,大恩大德,王五永不敢忘。”他一副伶牙俐齒,將罪過都推到死去巫婆身上,臨末還狠狠拍了幾句馬屁。允中見那紅衣女被那王五誇的喜上眉梢,方知自己阿諛奉承,拍馬溜須之功還得繼續深修。
但想那王五平日作惡多端,也是今日合該有報,剛一訴完,百姓就議論紛紛,有大膽的罵道:“王五,虧你好意思說什麼善惡,你這無恥酷吏,貪財好色,不知縣內有多少良善死於你那毒刑之下,當真罪勝周興,惡過萬俟了,還敢在這位女俠麵前說什麼高天雲義?”其時常有俠客劍士好打不平,那紅衣女處死巫婆,救了童男女,早本百姓當成俠士救星。至於周興、萬俟二人乃武則天執政時期和宋代趙構一朝的著名酷吏,實是窮凶極惡之人,百姓拿他二人比較王五,其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