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橫寫的由來
我國漢字自上而下、由右向左的豎寫方式有幾千年的曆史。當近代出現了漢文裏經常引用外文、書寫阿拉伯數字、使用新標點等情況後,漢字豎寫就感不便。我國新文化運動先驅者、《新青年》雜誌編輯錢玄同,在《新青年》1917年3卷3期上,刊載了他致陳獨秀的公開信,首次提出了漢字“豎改橫”的見解。他說:“人目係左右相並,而非上下相重。試立室中,橫視左右,甚為省力,若縱上下,則一仰一俯,頗為費力。以此例彼,知看橫行易於豎行。且右手寫字,必須左至右;均無論漢字、西文,一筆一勢,早有自右至左者。然則漢字右行,其法實拙。若從西文寫法自左至右橫迤而出,則無一不便。”以後錢玄同又在《新青年》連續發表4篇公開信,積極倡導“豎改橫”的主張。陳獨秀、陳望道等學者也表示讚許。所以,漢字橫寫傳開流行至今。
世界上的十部長詩
《摩訶婆羅多》——又譯《瑪哈帕臘達》,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共18篇,附錄一篇,約20萬行。
《羅摩衍那》——又譯《臘瑪延那》,印度古代梵文敘事詩,共7卷,約9萬行。
《蘇爾詩海》——古代印度盲詩人蘇爾達斯所作,共12萬行。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塞》兩大史詩,共48卷,約27000行。
《伊尼特》——古代羅馬著名詩人維吉爾模仿《荷馬史詩》寫成,共12卷,約12000行。
《王書》——中世紀波斯詩人菲爾多西的代表作史詩,約12萬行。
《瑪斯納維》——又譯《訓言詩》,中世紀波斯詩人魯米的主要作品,共6卷,52000行。
《格薩爾王傳》——我國藏族的一部長篇敘事史詩。這部史詩的散文部分不算,單史詩部分就有150萬行,堪稱是世界上最長的詩。11世紀以來,陸續創作而成。
《唐璜》——近代英國大詩人拜倫寫的政治諷刺長詩。原定寫25章,實際寫了16章和17章的一小部分,共約16000行。
《巴魯西亞》——厄瓜多爾詩人魯瑪索用30年的心血寫成的長詩,共24萬行,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表。
中國古書之最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國家藥典;
《三國誌》是世界上第一部用紙寫的書;
《金剛經》是世界上保存下來的第一部印刷書籍;
《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史;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內經》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巨著;
《康熙字典》是當時世界上字數最多的一部字典,共47035個字;
《永樂大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
《神農本草經》是世界上最古的本草書,記載了300多種植物、動物和礦物;
《全唐詩》是我國最大的一本詩選,收輯了唐、五代300年間2200多個作者所寫的48900餘首詩歌;
《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字典,收字9353個;
《天官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天文學著作;
《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華夏古籍之最
最大的百科全書是明代解縉總負責編纂的《永樂大典》;
最早的叢書是南宋俞鼎孫、俞經合輯的《儒學警語》;
現存最早的法律是秦代的《秦律》;
最早的兵書是春秋時代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
現存最早的地圖是西漢的《長沙帛地圖》;
現存最早的係統的刻印本圍棋著作是南宋李逸民編輯的《忘憂清樂集》;
第一部詞典是先秦的《爾雅》;
最早、最大的少數民族語文辭典是馬赫木德·喀什噶裏編纂的《突厥語大詞典》;
最早的神話故事集是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
最早的笑話專輯是三國時邯鄲淳編輯的《笑林》。
風靡世界的華夏古籍
《三字經》——《三字經》被聯合國選作兒童道德叢書之一;
《道德經》——《道德經》在美國已成為研究東方倫理思想的重要著作;
《菜根譚》——《菜根譚》被日本人奉為集儒、道、佛教思想於一體的經典佳作;
《紅樓夢》——《紅樓夢》被譯成日、英、法等多種文字,“紅學”研究日益深入;
《孫子兵法》——《孫子兵法》被世界各國視為指導現代社會經濟管理、經營戰略的重要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