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具有無限的力量。不會思考、不善於思考和懶於思考的人,隻能跟在別人的後麵亂跑,絕對不會點燃前進路上的希望之燈,生命也不會綻放出美麗的光彩。思考使大腦興奮,思考使困難退步,成功總是伴著思考而來。
獨立思考是北大之魂
獨立思考是北大之魂,沒有獨立思考的學風,就不可能有北大仰之彌高的地位。北大所開創的獨立思考之風,不僅成就北大的盛名,更成就了一代代邁出北大校門的莘莘學子,使他們能夠不斷發揚光大北大人獨立思考的習慣,用獨立思考應對人生的問題,用獨立思考來尋求人生的成功道路。北大是傳播獨立思考精神的聖堂。許多走出北大的人都深有感觸地說:“在北大學習的日子裏,我得到的人生最大收獲就是學會了獨立思考,獨立思考使我敢於應對人生任何挑戰,學會了獨立思考,人生就變得豁然開朗。”
獨立思考是北大的優良傳統。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時,就極力勉勵師生要獨立思考,他認為獨立思考是北大人最為寶貴的財富,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就必然能攻克一切難關;而沒有這種能力,就隻能是拾人牙慧的無能者。在他的倡導和身體力行之下,獨立思考成了北大最為顯著的標誌,並被一代代北大人發揚光大。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在一次光華管理學院開學典禮上說:“要學會獨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但不可自以為是,目中無人。”
一次,北大教授錢玄同先生講授文字音韻學中的廣東音韻,課下一位廣東籍學生李錫予給錢先生寫了一封長信,對其所講提出不同意見。下次上課,錢先生請李錫予站起來確認,並客氣地講:“你的信我已看過了,你對廣東音韻的解釋是正確的,我不是廣東人,對廣東的音韻隻是一知半解,很感謝你糾正了我的紕漏。”並向全體學生讀了此信。胡適先生講課提到某小說時講:“可惜向來沒有人說過作者是誰。”一位同學站起來指明有人說過,並告知是在何叢書的何書中。胡適先生驚喜異常,以後上課常常提及此事,並逢人便雲“北大真不愧為北大”。
北大學者們就是這樣謙虛地鼓勵獨立思考的精神。在北大你可能不會學到立竿見影的賺錢本領,更可能學不到平步青雲的升官秘笈,到畢業時也許你隻拿到了你求職時所用的學曆,但是,比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北大賦予了你思考的能力。邁出北大就意味著你應始終是社會中最有思維能力的人。這種意識更多的代表的是自身對未來的責任。思考,獨立的思考是北大人的責任。我們所真正應做的是用理性的眼光審視人生,找出前進中的問題,尋求到成功人生的答案。不要讓學術專業化束縛思維,不要為眼前的物質利誘而畏手畏尾,要有放眼長遠的眼光,用發展的觀點審視和思考人生,突破傳統思維習慣,敢於進行創新性思考,想別人所未想或未敢想的出路,走別人未能走或未敢走的路,隻要思考周密,思路科學合理,就一切都有可能。
獨立思考實際上是在和自己的靈魂對話。當夜深人靜之時,或獨處原野之際,讓思想神遊八方,這是多麼快慰、多麼愜意的事啊!能自由地思考,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追求事業的成功需要心靈的自由。有了不受約束的心靈自由,思想的火花就能在廣闊的原野上點燃熊熊大火,飛騰的蒼鷹就能翱翔於萬裏長空。打破常規,不被思維所約束,是思有所得不可缺少的前提。北大才女作家步飛煙十分讚賞哈姆雷特的名言:“你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裏,我也是無限空間的主宰者。”獨立思考,就會使你擁有廣闊無邊的舞台,獲得成功人生的無限樂趣。
獲得心靈的自由,哪怕是長期處於孤獨之境,甚至經受痛苦的內心煎熬,也能獲得思維的理性美,得到美的情趣、美的快樂。北大畫家李菊生醉心於繪畫的天地,他沉浸在藝術的神聖殿堂中。他說:“對一個畫家來說,大量的景觀感覺是無意識的,無時無刻不在的光和影,各式各樣的風景在你眼前流動。經常感受到這些元素,它們漸漸融入你的靈魂深處,就會凝聚成一個境界,凝聚成一個畫麵讓你激動不已,促使你不得不把它們畫出來……當你長年累月地寫作的時候,有時你會覺得文學隻是枯燥的符號,甚至沒有生命,沒有感覺。而你一旦鋪開一張薄薄的宣紙,顏色‘嘩’地一灑,你已沒必要搜腸刮肚去描寫了,畫中的一點一線,一塊色調,一片水墨,都是鮮活生動的語言,於是你將沉醉在思考裏,沉醉於繪畫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