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蠻荒的古代,人們用斧頭相鬥。文明人埋掉了斧頭,他們的格鬥,靠的是舌頭。在當今這個高速發展變化的時代,講話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個人發展的成功與否往往由這個人的講話能力決定,現代社會裏的商品交換、商貿談判、政治交往,都需要通過語言的說服與溝通來完成,而說服的核心就是說話能力,說話能力的好壞關係到說服的成敗。
舌頭比金錢和原子彈更有威力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與誤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不同的組織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文化。正是由於這如此多的“不同”,矛盾和誤會不可避免。但是,聰明者總是用語言來化解隔膜,解決問題;愚蠢的人總是揮舞著拳頭來使矛盾激化,製造事端。在崇尚文明與和諧的今天,古人依靠智慧和口才縱橫捭闔曾給我們莫大的啟示;現代社會中大人物們依靠說話功夫左右世界風雲更讓我們受益匪淺。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人就把“舌頭、原子彈和金錢”稱為獲勝的三大戰略武器,進入21世紀又把“舌頭、金錢和電腦”視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三大戰略武器。在這兩個比喻中,“舌頭(即口才)能獨冠於三大戰略武器之首,可見口才的價值非同小可。的確如此,話說得好,小則可以歡樂,大則可以興國;話說得不好,小則可以招怨,大則可以喪身。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在解決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外交領域,口才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外交談判以及化解經濟、軍事、貿易等重要衝突的外交斡旋中,對此,古今中外的遠見卓識者和成功的政治家曆來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無不把高超的外交談判和斡旋能力作為實現政治目標的首要手段。
古今中外,那些代表著國家、肩負著民族重任的大人物們機敏睿智、伶牙俐齒、一言九鼎。為維護國家、民族的利益,或遊說、或勸諫、或答辯、或談判、或演講、或辯論,均以說話水平導航政治風雲,左右形勢變幻。憑借好口才可以化幹戈為玉帛,挽狂瀾於既倒。古今中外,以口才取勝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讓我們先來看下麵這個例子。
1942年,美英兩國決定不開辟第二戰場,而開辟非洲戰場,即“火炬計劃”。為了表示誠意,丘吉爾親自到莫斯科與斯大林會談。
斯大林嚴厲地質問說:“據我所知,你們不想用大量的兵力來開辟第二戰場,甚至也不願意用6個師登陸了。”
“的確如此,斯大林閣下。”丘吉爾誠懇地說,“事實上,我們有足夠的兵力登陸,但是我覺得現在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還不是時候,因為這有可能破壞我們明年的整個作戰計劃。戰爭是殘酷的,不是兒戲。我們不能輕易作出某一決策。”
斯大林的臉色更加難看了,厲聲說:“對不起,閣下,您的戰爭觀與我的不同,在我看來戰爭就是冒險,沒有這種冒險的精神,何談勝利?我真是不明白,你們為什麼那麼害怕德軍呢?”氣氛緊張起來。丘吉爾看到斯大林的態度如此堅決,為了打破令人窒息的氣氛,隻好轉變話題,談談對德國轟炸的問題。經過這番談話後,緊張的氣氛有所緩和。斯大林的臉上也出現了一絲笑意。
丘吉爾認為現在是說出英美兩國商定的“火炬計劃”的時候了,於是說:“那麼,尊敬的閣下,現在來談談法國登陸的事情吧,我是專門為了這而來的。事實上,我認為法國並非唯一的選擇,我們和美國人製定了另外一個計劃。美國總統羅斯福先生授權我把這個計劃秘密地告訴您。”
斯大林看丘吉爾一副神秘的表情,不禁對這個“火炬計劃”產生了興趣。丘吉爾簡單地介紹了“火炬計劃”的內容,斯大林很感興趣,還談了他對這個計劃的理解和意見,丘吉爾表示讚同。
此時,雖然斯大林對英美推遲在法國登陸的事情不悅,但是氣氛已明顯緩和。丘吉爾又繼續說:“我們還打算把英美聯合空軍調到蘇聯軍隊南翼,以支援蘇軍。”這回斯大林的臉上才露出了滿意的表情。至此會談已是雲開霧散。
緊接著,丘吉爾順水推舟,他說:“現在我們三國已經建立聯盟,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這樣,斯大林最終接受了“火炬計劃”。丘吉爾見斯大林心情不錯,隨即說:“尊敬的閣下,您已經原諒我了嗎?”斯大林哈哈一笑,說:“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過去的事情應該歸於上帝。”
丘吉爾憑借其出色的外交口才,誠摯的態度,抓住了適當的時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取得了斯大林的諒解和支持,最終實施了“火炬計劃”。
的確,這是一個溝通的年代,世界的主流是崇尚文明與發展的,當強國企圖吞並弱國,戰爭迫在眉睫的時候;當自己國家的尊嚴受到傷害,被人無禮踐踏的時候;當國與國之間發生利益糾紛,矛盾即將激化的時候。最聰明的選擇不是用拳頭解決問題,而是用舌頭來化解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