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誠於嘉獎,寬於稱道——真誠地讚美可以事半功倍(1)(1 / 3)

鋼鐵大王恩地·卡內基為什麼付給史瓦伯一年100萬元呢?是因為史瓦伯是天才嗎?不是。是因為對鋼鐵製造他比別人知道得多嗎?瞎說。史瓦伯自己曾經說過,在他手下做事的許多人,對鋼鐵製造,知道得都比他多。

史瓦伯說他得到此薪金,大部分得益於他人際交往的能力。他說:“我認為我具有激發人們才能的能力。”史瓦伯說,“這是我擁有的最大資源,而充分激發一個人的才能的方法就是用讚賞和鼓勵。”

“世界上最容易抹殺一個人的就是上司的批評,所以我從來不批評任何人。我相信給人以工作的激勵,就會啟發他的無限創造力。所以我急於稱讚,遲於找錯。如果我喜歡什麼的話,就是我‘誠於嘉獎,寬於稱道’。”史瓦伯就是這麼做的。

讚美如煲湯,火候很重要

讚美別人時如不審時度勢,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即使你是真誠的,也會變好事為壞事。就像你本來用很昂貴的材料煲了一鍋湯,但是如果火候掌握得不好,那麼再好的材料也不會煲出味道鮮美的湯。因此,讚美好似煲湯,火候很重要。隻有火候掌握得好,讚美才會散發出最濃鬱香甜的味道。

特別是在讚美上級的時候,更需要掌握讚美的火候。我們讚美身邊的普通人,即使話語不得體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別人也不會把你怎麼樣。但是當我們讚美上級的時候,如果火候拿捏得不好,那麼後果可能就會很嚴重了,也許你一輩子都會鬱鬱不得誌;如果讚美得恰如其分,說不定就會使你加官晉爵。

在鎮壓太平軍的軍營中,一次,曾國藩用完晚飯後與幾位幕僚閑談,評論當今英雄。他說:“彭玉麟、李鴻章都是大才,為我所不及。我可自許者,隻是生平不好諛耳。”

一個幕僚說:“各有所長: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說到這裏,他說不下去了。曾國藩問:“你們以為怎麼樣?”

眾人皆低首沉思,忽然走出一個管抄寫的後生來,插話道:

“曾帥仁德,人不忍欺。”人人聽了齊拍手叫絕。

曾國藩十分得意地說:“不敢當,不敢當。”後生告退後曾氏問:“此是何人?”幕僚告訴他:“此人是揚州人,入過學,秀才,家貧,為事還謹慎。”

曾國藩聽後就說:“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沒。”不久,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就派這位後生去揚州任鹽運使了。

因此,在讚美別人特別是讚美上級的時候,掌握尺度是最關鍵的。

所以,讚美就像煲湯,火候很重要。當在你開口讚美別人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以下法則:

★ 真心誠意地讚美

每個人都珍視真心誠意,它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原則。英國專門研究社會關係學的卡斯利博士曾說過:“大多數人選擇朋友都是以對方是否真誠而決定的。”

★ 講究場合,合乎時宜

讚美的效果在於相機行事、適可而止。當別人計劃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時,開頭的讚揚能激勵他下決心做出成績;中間的讚揚有益於對方再接再厲;結尾的讚揚則可以肯定成績,指出進一步的努力方向,從而達到“讚揚一個,激勵一批”的效果。

★ 具有特點

人的素質有高低之分,年齡有長幼之別,因人而異、突出個性、有特點的讚美比一般化的讚美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 讚美一個人的行為或貢獻比讚美他本人好

當你讚美一個人的行為或貢獻時,你的讚許更顯得真誠。而且,如果別人知道他的確值得被讚美,會獲得最好的效果。讚美行為比讚美本人更可以避免功利主義或偏見。

★ 翔實具體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非常顯著成績的時候並不多見。因此,交往應從具體的事件入手,善於發現別人哪怕是最微小的長處,並不失時機地予以讚美。讚美用語愈翔實具體,說明你對對方愈了解,對他的長處和成績愈看重。因此你的讚美也就越容易打動人心。

世間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凡事能夠把分寸拿捏好,就是一種智慧。在誇讚別人這個問題上同樣存在分寸拿捏的尺度不同,後果也不同的現象。如果讚美得當,那就是一種美德,但是不得當的讚美成為阿諛,難免就會遭人輕視。把握讚美的分寸十分重要。

讚美能贏得友誼。讚美如花香,芬芳而怡人,能以讚美之言予人者,必得人緣,所以和人相處,最重要的就是讚美。基督教唱讚美詩,佛教唱爐香讚,說明神、佛也要人讚美,何況一般人呢。尤其是當一個人灰心喪氣的時候,一句鼓勵的話,能令他絕處逢生;當別人失望的時候,一句讚美的話,能使他重見光明。要想獲得友誼,誠心地讚美別人,必定能如願以償。

阿諛會遭人輕視。做人要“日行一善”,其實日行一善並不難,讚美別人也是一善。但讚美不同於阿諛,阿諛是一種虛偽的奉承,所謂“好阿諛則是非之心起”,所以做人寧容諫諍之友,勿交阿諛之人,被人批評不可怕,受人阿諛才可畏。有的人讚美不當,成了逢迎拍馬、阿諛奉承,也會受人輕視,因此做人不要阿諛諂媚,也要避免不當的讚美。

讚美和阿諛最大的區別在於出發點的不同。讚美一般是符合客觀實際情況的,而阿諛往往是誇大其詞的。在日常交際中,要多一些真心誠意的讚美,少一些阿諛,這樣最終會給你帶來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