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誠於嘉獎,寬於稱道——真誠地讚美可以事半功倍(2)(2 / 3)

因此在讚美人的時候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後讚”。對於一些相對穩定的東西,如一個人的性格、習慣、容貌等等稱讚起來較容易,而一個人的行為態度等,往往不容易琢磨,因此稱讚時一定要小心。俗話說:“一輩子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輩子的好事就難了。”因為人迫於某種壓力和需求,有時難免會做錯事。因此,讚美一個人時千萬不要就事論事,否則一不小心,你就成了一位目光短淺的人了。

讚美別人要善於從小事著手,於細微之處見高下。注意讚美對方較不易為人知的優點。

一個人無論他怎麼差勁,也會有一兩個值得讚美的優點。例如一個年輕的女孩子或許長相難看,但牙齒長得很漂亮,或者皮膚很白等等。要善於抓住這些地方對其加以讚美。也許有的人根本不在乎這些小優點,但無論如何,你的讚美一定會使她心情愉快。如果你麵對的是一位美貌絕倫的女子,如果你老調重彈,誇其美得如何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往往引不起她多大的興趣,如果能找出她較不易為人所知的優點,則往往可以使對方感到意外的驚喜。

讚美別人需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充分發掘別人成績的意義,並推測它將帶來的影響,因為讚美一個人的行為和貢獻比讚美他本人好,但一定要說中要害,這樣你的讚美才會上品位、上檔次。

讚美也要因時而異

即使是因為相同的事由,我們也不應該用同樣的方式來稱讚所有的人。不要去找任何時間、場合下對任何人都適用的“讚美萬金油”,它不存在。避免給對方留下“這個人對誰都講那麼一套”的壞印象。

在聚會中,你千萬不要搬出不久前剛稱讚過其中某一位的話,再次恭維其他人。還是仔細想一想,每位同伴與其他人相比,到底有什麼突出之處,這樣就能因時製宜,恰到好處地讚美別人。

一位姑娘在周末閑得無聊,便去參加一個舞會以排遣寂寞,但由於當時她臉上長了許多“青春痘”,有點自卑,不敢與人接觸,便躲在一個角落裏,以致舞會過半也沒人來邀請她。

這一切都被一位細心的男士看在眼裏,便走過來以一個禮貌的邀請動作請這位姑娘“賞光”,姑娘自然是又驚又喜。

更令她感動的是,當一曲終了,男士又誇了她一句:

“你的舞跳得不錯嘛,幹嗎躲在一邊讓人不敢請?”

片言隻語,兩人熟了起來。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利用這樣的場合認識別人、開創友誼,隻要你有意與別人交往,善於打開別人的心扉,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時而異的讚美不僅可以使人與人更融洽地相處,而且可以使原本意誌消沉的人重新振作,更有一番作為。

楚漢戰爭的結果是劉邦打敗了項羽,劉邦心裏自然很驕傲,常常問他的大臣們自己為什麼能打敗項羽之類的問題。大臣們都非常了解劉邦“勝者為王”的心理,於是都對他的才能讚歎不已。劉邦逐漸產生了自滿情緒,執政的積極性慢慢懈怠下來。

一次,劉邦生病後整日躺在宮中,下令不見任何人,不理朝政。許多跟隨他征戰多年的元勳也都找不到勸說的辦法。

大將樊噲想出了個辦法,闖進宮中進諫,他擲地有聲地先對劉邦的過去進行了一番讚美:“想當初,陛下和我們起兵沛縣定天下之時,何等英雄!上下團結,同甘共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社稷大業。”

幾句話激起了劉邦對自己輝煌曆史的自豪之情,然後樊噲話鋒一轉:“現在天下初定,百廢待興,陛下竟這般精神頹廢,大臣們都為陛下生病惶恐不安,陛下卻不見大臣,不理朝政,而獨與太監親近,難道就不記得趙高禍國的教訓嗎?”

樊噲一席肺腑之言終於震醒了劉邦。以後,劉邦專心朝政,休養生息,漢朝一片興旺發達景象。

在這裏,樊噲先是稱讚了劉邦征戰時的輝煌戰績和勤政作風,而後又巧妙地批評了現在劉邦的頹廢和懈怠,讚揚與批評相結合。他正是通過稱讚劉邦引以為榮的曆史進行勸諫,終於達到了說服劉邦勤政的目的。

可見適時恰當的讚美勝過其他一切優美的語言。

讚美也要因人而異

讚美別人,不單單就是花言巧語、甜言蜜語,重要的是根據對方的文化修養、個性性格、心理需求、所處背景、角色關係、語言習慣乃至職業特點、性別年齡、個人經曆等不同因素,恰如其分地讚美對方。

1889年,清廷任命張之洞為湖北總督。新任伊始,適逢新春佳節,撫軍譚繼洵為了討好張之洞,設宴招待張之洞,不料席間譚繼洵與張之洞因長江的寬度爭論不休。譚繼洵說五裏三,張之洞認為是七裏三,兩人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眼見氣氛緊張,席間誰也不敢出來相勸。這時列末座的江夏知事陳樹屏說:“水漲七裏三,水落五裏三,製台、中丞說得都對。”這句話給兩人解了圍,都撫掌大笑,並賞了陳樹屏二十錠大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