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是一座企業大廈的基石,然而他們卻麵臨著眾多難題,產生了種種壞情緒,承受著太多壓力:初入職場,手足無措;工作"低人一等",抬不起頭來;前途堪憂,心中迷茫;同事難相處,煩惱不堪;上司不滿意自己,心中壓抑;客戶難伺候,壓力太大……如何轉化這些情緒,化解這些壓力?這是員工們麵臨的重要課題。
初入職場,如何緩解緊張情緒
當我們從校門走向某個工作崗位的時候,心裏都會感到惴惴不安:工作能不能勝任?上司會不會太嚴厲?與同事能不能相處好?公司的環境能不能適應?
這些擔心,不但讓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感到緊張,甚至晚上回到家也難以安然入睡。總是帶著這樣的情緒,我們怎麼可能做好工作?
曉晴大學畢業後,到一家廣告公司從事平麵設計工作。第一天上班,她就感到很緊張,不知道能否適應這裏的一切。老板讓一個同事先帶她,向她介紹一下工作內容,教她一些工作方法。這位同事向她簡單介紹了幾句,就說自己的工作很忙,讓她自己琢磨琢磨。
曉晴傻傻地坐在那裏,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剛才同事講的自己根本就沒怎麼聽懂,可看到同事那麼忙,她也不好再去打擾,就一個人對著電腦瞎琢磨了一天。
第二天,老板給了她一個簡單的設計任務讓他去做。這下曉晴緊張了,昨天一天根本就沒學到什麼,不知道該怎麼做,可她又不敢向老板說,隻好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下班時,她惴惴不安把設計稿拿給老板看。
老板一邊看著設計稿一邊搖頭,曉晴看著老板嚴肅的表情,心裏不禁打起鼓來:"完了,肯定要挨罵了。"
果然,老板說:"這做的是什麼?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昨天小張沒有教你嗎?"
"教了,但是……"她又不敢說同事沒好好教。
"回去重做!剛來公司,要努力學習,明天讓小張再教你,你自己也要敢於提問。知道嗎?"
"知道了。"曉晴小心翼翼地說。可是,她還是老樣子,依舊每天就是"發呆"。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曉晴還是做不好任何工作,每天都非常緊張。她甚至覺得自己很笨,還有點懷疑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
職場中人,大多都經曆過曉晴這種情緒。不過回想一下,我們之前的人生中也有過這樣的緊張情緒:第一次去幼兒園的時候,開始進入小學校門的時候,都會有這種緊張不安的情緒。隻不過從單純的校園踏入複雜的社會和工作崗位,這個轉變太大了。我們不僅要應付工作本身,還需要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所以才會感到尤為緊張不安。
這種緊張情緒,讓我們在工作過程中感到非常拘謹、束手束腳,生怕哪裏做錯了、說錯了,得罪了什麼人,因此覺得壓力非常大,很難有快樂的情緒。但我們不能讓這種情緒過於嚴重、這種狀態持續太久,否則會成為我們工作的障礙,讓我們的壞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我們要想辦法盡快調整我們的狀態,迅速適應工作。該怎麼調整呢?首先應該明白這種情緒是正常的,並不是自己獨有的,不要過於擔心和焦慮;其次應該明白適度的緊張並不是一件壞事,隻要處理得當,適度的壓力反而可以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最後要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緩解這種緊張的情緒,輕鬆地麵對工作:
1、盡快掌握工作方法,解決引起緊張的首要因素
讓我們感到緊張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技能尚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因此受到上司的責罵。就算上司不責罵我們,自己也會覺得愧疚或不好意思。因此我們必須想辦法盡快找到工作方法,掌握工作技能。
首先,我們自己要投入地工作,不能整天不在狀態。要善於思考總結,有什麼錯誤盡快改正;其次要善於向同事、向上司請教,不要臉皮太薄,怕別人笑自己笨。自己作為一個新人,當然是會"笨"一點的。
當你能基本上勝任工作,你在上司麵前就不會膽怯,在同事麵前也會比較坦然,緊張的情緒就會消失了一大半。
2、盡快與同事熟悉起來,良好的同事關係能讓心情變得輕鬆
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都會讓我們感到緊張。周圍的同事我們都不認識,想問個問題不知該問誰,因為不熟悉,同事們聊天自己也不好插嘴,這種陌生都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夠輕鬆。
所以,要盡快想辦法和同事們熟悉起來。同事們聊天時自己不妨也參與進去,有不懂的問題就向同事們請教,盡量找那些看上去更和藹的同事請教,他們更容易接近一些。下班時,可以找同事一起逛逛街、吃個飯。
當你和同事們熟悉起來,並能和諧相處時,你就會更融入這個集體,對公司有更多的認同感,甚至有家的感覺,心情自然就會輕鬆起來。
3、立刻停止對上司的恐懼,多接觸上司拉近距離
對上司的恐懼也是讓自己緊張的因素之一,但上司嚴厲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你感到害怕,而是為了在下屬的心目中樹立威信,更是為了讓你盡快熟悉工作,在工作中得到成長,他的嚴苛針對的是你的工作而非你個人。一個對你不管不問、任你混日子的上司隻會耽誤你的前程,而一個嚴苛的上司才是一個盡職負責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