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螳螂規則(4)(1 / 2)

周瑜聽罷,勃然大怒,霍地站立起來指著北方大罵道:“曹操老賊欺我太甚!”諸葛亮表麵上是急忙阻止,其實是火上澆油,說道:“都督忘了。古時候單於多次侵犯邊境,漢天子許配公主和親,你又何必可惜民間的兩個女子呢?”周瑜說道:“你有所不知,大喬是孫策將軍夫人,小喬就是我的愛妻!”諸葛亮佯作失言請罪道:“真沒想到這回事,我真是胡說八道了,該死該死!”周瑜怒道:“我與曹操老賊勢不兩立!”諸葛亮卻故作姿態地勸道:“請都督不可意氣用事,望三思而後行,世上絕無賣後悔藥的!”周瑜說道:“承蒙伯符重咐,豈有屈服曹操之理?我早有北伐之心,就是刀劍架在脖子上,也不會變卦的。勞駕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同心合力共破曹操。”於是孫、劉結成抗曹聯盟得到鞏固,贏得了赤壁之戰的重大勝利。

諸葛亮這次在周瑜麵前的遊說為什麼會成功?這是因為:第一,“喬”姓古時本就寫作“橋”,後來才改作“喬”的,把原賦中兩條橋的簡稱“二喬”,曲解為大喬和小喬的簡稱“二喬”,是十分容易收到諸葛亮有意的“牽強”、周瑜無意中“附會”的效果的;第二,諸葛亮十分了解人對愛情的極端自私性,奪妻之恨往往勝於滅國之恥,況且周瑜本來就是個量小的將軍。諸葛亮看準機會,編造這一段謊言刺激周瑜,果然產生了巨大的效果。

讓身邊的“老虎”鬥起來

在現今社會中,每個人所麵臨的競爭都十分激烈,為了自己的生存,最好是讓身邊的“老虎”鬥起來,使他們非但無暇算計你,而且為了各自的利益還可能求助於你。這樣,你不但在強手環伺下活得滋潤,而且還提高了在眾強中的地位,為自己的成功與發展營造了主動有利的局麵。

例如在競爭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職位時,競爭對手肯定很多,如果你能挑動其中實力最強的兩個人先鬥起來,你自己也就安全了。

在中國曆史上,也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吳王夫差滅越之後,聯合魯國去攻打齊國,引起了齊國內亂。齊國人殺了齊悼公,歸附了吳國,立齊悼公的兒子為國君,是為齊簡公。齊簡公拜陳恒為相國,讓他掌握齊國的大權。

剛剛出任相國的陳恒立功心切,對齊簡公說:“小小的魯國竟敢跟著夫差來欺負咱們,這個仇不能不報。”齊簡公也覺得堂堂一個大齊國,竟在魯國的攻擊下認輸了,實在太丟麵子,就命陳恒發兵去攻打魯國。

這時候,孔子正在魯國編書,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吃驚,說:“魯國是我父母之邦,哪兒能讓人家滅了呢!”於是就派他的弟子子貢去見陳恒。

陳恒一見子貢,迎頭就說:“先生是替魯國說話的嗎?”子貢說:“不,我是來替齊國說話的。可有一樣,我不能隨便說。”說著就往四下裏張望一下。

陳恒明白他的心意,命跟前的人全部退下。然後心平氣和地向子貢拱了拱手,說:“請先生多多指教!”

子貢說:“相國執掌著齊國的大權,難道就沒有大臣跟你爭位嗎?就拿你這次派來的國書和高無丕來說吧,他們來打這軟弱無能的魯國,準能馬到成功。他們的功勞一大,勢力也就大了,總有一天要與您爭奪相位。要是您叫他們去打那強大的吳國,把他們牽製住,相國治理齊國可就方便得多了。”

這番話把陳恒說得連連點頭。他就按照子貢所說的去做,把人馬駐紮在漢水按兵不動,派人去探聽吳國的動靜。

接著,子貢又去到吳國,麵見了吳王夫差。

那夫差早有稱霸的野心,一向驕傲自大,還喜歡人家奉承他。

子貢一見麵就對吳王說:“上回貴國聯合魯國去打齊國,齊國認為這是個極大的恥辱,老想著報仇。如今齊國的大隊人馬已經到了江水,他們打算先把魯國滅了,然後再跟貴國報仇。要讓我瞧,大王倒不如先發製人,派兵去打齊。您要是把蠻橫的齊國打敗了,不光是救了魯國,中原的霸主您還不是準當上了嗎?”這話句句說到吳王夫差的心裏,他立即派兵向漢水進發。

等子貢回到魯國向孔子報告時,吳國已經把齊國打敗。就這樣,子貢憑著自己的一張巧嘴,挑起了兩個強國之間的矛盾,保住了魯國人民的安全。

看來,一個弱者要在兩個強者之間謀得生存的空間,一個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使兩個強者產生矛盾。在他們鬥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你當然也就安全了。

使上司討厭你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