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未來的女婿”初次登嶽父家門,發現這位女友家的茶杯、茶壺、碗碟等用具都是非常精致的青花瓷器,馬上就判斷出老爺子喜歡什麼,他便稱讚說:“這青花瓷器古樸典雅,精美極了。”就這一句話把“嶽父”高興得合不上嘴,他們馬上有了共同的話題,談得非常投機。
當然,也有的交際對象性格比較急躁、直率,講話猶如拉風箱般直來直去,同時,也不太計較別人的說話方式。所以,與這樣的人打交道時,就要開門見山,有話直說,千萬不要兜圈子。
有位名牌大學中文係畢業的高材生,在人才招聘會上,想讓某公司經理招聘其為辦公室秘書,青年人在經理麵前作自我推銷時說話拐彎抹角,半天不切主題。她先說:“經理,聽說你們公司的環境相當不錯。”經理點了點頭。接著,高材生又說:“現在高學曆的人才是越來越多了。”經理還是點了點頭,什麼也沒說。爾後,高材生又說:“經理,秘書一般要大學畢業,要比較能寫吧?”高材生的話兜了一個大大的圈子,還是未能道出自己的本意。豈料,這位經理是個急性子,他喜歡別人與他一樣,說話辦事幹脆利落。正因為高材生未能摸透經理的性格,結果話未說完,經理便托詞離去,高材生的求職也化成了泡影。
由此可見,要想根據別人的潛在心理說話,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兒上,就要時刻注意揣摩你的交際對象心裏在想什麼。如果你說的話與對方的心理相吻合,對方就樂於接受;反之,你說的話就會使對方產生排斥和抵觸心理。某絲織廠繅絲車間女工小王創造了該廠接線頭操作的最高記錄,引起了廠長的極大興趣。此刻,善於揣摩廠長心理的生產科長向廠長建議說:“廠長,我們是不是召開一個技能操作現場會,讓小王現身說法介紹操作經驗,這樣,就能以點帶麵,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益。”結果,廠長當即采納建議並對生產科長的想法大加讚賞。
在為人處世中,需要與不同身份的人交際說話,因此,針對不同的身份,所選話題也應有所不同,即要選擇與之身份、職業相近的話題。比如,你在旅途上遇到了一位老農民,如果你把話題引向現代女性的美容上去,肯定是“驢唇不對馬嘴”了。倘若你說:“大叔,今年的收成咋樣啊?每畝地的小麥能收多少?”這樣,就能激起老農與你談話的共鳴點和興奮點。
要贏得別人的喜歡,就要談論別人感興趣的事。因此,在為人處世方麵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遇到老人就一定要去談他的小孫子、小孫女,在老人的心目中,他的小孫子是最可愛的,很多大人物出去旅遊、辦公事甚至植樹,都要將小孫子帶上,你給老人買東西還不如給小孫子買東西,讓他印象深刻。遇到對方有位小孫子,你就猛誇他小孫子真聰明、真活潑,小孩子聰不聰明誰知道呢?反正這話對方肯定樂意聽。如果對方有位小孫女,你就說他小孫女真可愛、真天真,小孩子自然個個可愛,這話也不假。另外,對一個集郵迷你不妨談幾枚好郵票;對一個足球迷談他喜歡的球隊如何取勝,球技如何高超;對注重養生之道者談談氣功和太極拳;向一個成功者請教他的奮鬥史和成功的經驗……
與人交談時,如果能較好地運用上述方式方法,就能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兒上,就會使你“言”到功成!換句話說,隻要你能夠把臉皮磨厚,投其所好,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便一定能夠成為最後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