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強者總是勇於向高難度的任務挑戰(1)(1 / 3)

——勇於挑戰 無所畏懼

鷹的自述:鷹隻飛在鷹的天空,真正的鷹,總愛在眾鳥永遠難以抵達的高度之上翱翔,從不懼怕風吹雨打,蔑視怯懦與自卑,一日展翅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真正的職場強者也都應像雄鷹一樣,勇於挑戰,無所畏懼,這樣才能到達事業輝煌的頂峰。

像雄鷹一樣挑戰自我

在遼闊的亞馬遜平原上,生活著一種叫雕鷹的鳥,有“飛行之王”的稱號。它的飛行時間之長、速度之快、動作之敏捷,堪稱鷹中之最,被它發現的小動物,一般都難以逃脫它的利爪。

但誰能想到那壯麗的飛翔後麵卻蘊藏著泣血的悲壯?

當一隻幼鷹出生後,沒享受幾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經受母親近似殘酷的訓練。在母鷹的幫助下,幼鷹沒多久就能自行飛翔了,但這隻是第一步,因為這種飛翔隻比爬行好一點兒。幼鷹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訓練,否則,就不能獲得母親口中的食物。

第二步,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處,或懸崖上,然後把它們摔下來,有的幼鷹因為膽怯而被母親活活地摔死。但母鷹不會因此而停止對它們的訓練。母鷹深知:不經過這樣的訓練,孩子們就不能飛上高遠的藍天,即使能夠,也會因難以捕捉到食物而被餓死。

第三步則充滿著殘酷和恐怖。那些被母親推下懸崖而能勝利飛翔的幼鷹麵臨著最後的,也是最關鍵、最艱難的考驗。因為它們那正在成長的翅膀會被母鷹殘忍地折斷大部分骨骼,然後再次從高處推下,有很多幼鷹就是在這時成為飛翔悲壯的祭品的。但母鷹同樣不會停止這“血淋淋”的訓練,因為它眼中雖然有痛苦的淚水,但同時也在構築著孩子們生命的藍天。

有的獵人動了惻隱之心,偷偷地把一些還沒來得及被母鷹折斷翅膀的幼鷹帶回家裏喂養。但後來獵人發現那被喂養長大的雕鷹至多飛到房屋那麼高便要落下來,它們那兩米多長的翅膀已成為累贅。

原來,母鷹“殘忍”地折斷幼鷹的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決定幼鷹未來能夠在廣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關鍵所在。雕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強,隻要在被折斷後仍能忍受痛苦不停地振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後翅膀則似神話中的鳳凰一樣死後重生,長得更加強健有力。如果不這樣,雕鷹也就失去了僅有的一個機會,也就永遠與藍天無緣了。

沒有誰能幫助雕鷹飛翔,除了它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自己遼闊而美麗的藍天,也都擁有一雙為飛上藍天做準備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誌、勇氣和希望。但我們的翅膀也同樣常會被折斷,也同樣常會變得疲軟無力,如果這樣,我們能忍受劇痛,拒絕憐憫,挑戰自我,永不墜落地飛翔嗎?

一個不敢挑戰自我的人,隻能懦弱地活著。

從美國成功的廣告人羅傑斯爾身上,我們就會發現挑戰的巨大魅力。

1972年,羅傑斯爾剛剛高中畢業,他想找份工作,打算從銷售工作開始。他夢想擁有公司配的又新又好的汽車、一份豐厚的薪水外加傭金和獎金,每天西裝革履地上班,還有出差的機會。

一天,羅傑斯爾偶然發現了一則招聘廣告:一家出版公司的全國銷售經理要在本城待兩天,隻為了招聘一位負責4個州內的各書店、百貨公司和零售商的業務代表。羅傑斯爾夢想在將來成為作家或出版家,所以“出版”二字對他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廣告又說,起初月薪2000美元到2500美元,外加傭金、獎金、公務費和公司配車,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工作。

然而,不幸的是,他去麵試時,那位全國業務經理很客氣地向他解釋,他不是他們要找的人。一是羅傑斯爾太年輕,二是他沒有工作經驗,三是他沒念過大學。這份工作顯然是為年齡在30~40歲之間、大學畢業、具有相當豐富經驗的人準備的,高中剛畢業的他顯然不適合。該公司已有幾位應聘者待定,盡管羅傑斯爾竭力毛遂自薦,但招聘者態度堅決——他就是不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