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像雄鷹一樣在冒險中讓一切皆有可能(1)(1 / 3)

——敢於嚐試 險中求勝

鷹的自述:為了生存,我們必須不停地搜尋獵物,捕殺獵物,與獵物搏鬥。但我們並不是總能獲勝,有時甚至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我們每天都在重複著這樣的冒險,沒有無數次的俯衝,就沒有足以充饑的食物,我們就將失去生存的機會。因此,我們選擇了冒險,我們鷹才是真正的冒險家,但是我們不會盲目冒險,因為盲目的冒險就等於冒進。在我們的血液裏流淌著冒險的精神,隻有在冒險中才能讓一切變成可能。

雄鷹才是真正的冒險家

有這樣一則寓言:

一天,有個男孩將一隻鷹蛋帶回到他父親的養雞場。他把鷹蛋和雞蛋混在一起讓母雞孵化。後來母雞孵化成功。於是一群小雞裏出現了一隻小鷹。小鷹與小雞們一樣生活著,極為平靜安適,小鷹根本不知道自己不同於小雞。

小鷹長大了,發現小雞們總是用異樣的眼神看著自己。它想:“我絕不是一隻平常的小雞,我一定有什麼不同於小雞的地方。”可是它卻無法證明自己的懷疑,為此十分煩惱。直到有一天,一隻老鷹從養雞場上飛過,小鷹看見老鷹自由舒展翅膀,頓時感覺自己的兩翼湧動著一股奇妙的力量,心裏也激烈地震蕩起來。它仰望著高空自由翱翔的老鷹,心中無比羨慕。它想:“要是我也能像它一樣該多好,那我就可以脫離這個偏僻狹小的地方,飛上天空,棲在高高的山頂之上,俯瞰大地和人間。”

“可是怎麼能夠像老鷹一樣呢?我從來沒有張開過翅膀,沒有飛行的經驗。如果從半空中墜下,豈不粉身碎骨嗎?”猶豫、徘徊、衝動,經過一陣緊張激烈的自我內心鬥爭,小鷹終於決定甘冒粉身碎骨的風險,展翅高飛。

它終於起飛了,飛到了空中。它帶著極度的興奮,再用力往高空飛翔,飛翔……

小鷹成功了。它這才發現:世界原來這麼廣闊,這麼美妙!

小鷹成功的曆程,幾乎展示了每一個冒險家成功的曆程。當你不滿足於眼下平淡的生活,而希望享受到一種新的樂趣的時候,當你開始厭惡自己現在的生存方式而希求嚐試一種更富有創造性的理想的生存方式的時候,你比照小鷹成功的案例,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新的生存方式,理想的生存方式就潛伏在現時的平常的生存方式之中,隻有具備探險的勇氣才能發現它。在你的身上,本來具備著打破舊的生活格局而迎來新的生活格局的巨大潛能,可是它被現時的平庸的作為掩蓋著。隻有具備風險意識,無所畏懼,勇於探索和實踐,你的潛能才能發揮出來。完全地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實現了自己追求的人,才能領略到人生的最大的喜悅和歡愉。所有懦夫,都不可能領略到。

說到冒險精神,人們就會聯想到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

哥倫布還在求學的時候,偶然讀到一本畢達哥拉斯的著作,知道了地球是圓的,他就牢記在腦子裏。經過很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後,他大膽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圓的,他便可以經過極短的路程而到達印度了。自然,許多自以為有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們都嘲笑他的意見。他們覺得,他想向西方行駛而到達東方的印度,豈不是傻人說夢話嗎?他們告訴他,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然後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於走上自殺之路嗎?

然而,哥倫布對這個問題很有自信,隻可惜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去實現這個理想。他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一點錢,助他成功,但一連空等了17年,還是失望,所以,他決定不再向這個“理想”努力了。因為使他憂慮和失望的事情太多了,竟使他的紅頭發也完全變白了——雖然當時他還不到50歲。

灰心的哥倫布,這時隻想進西班牙的修道院,去度過後半生。正在這時候,羅馬教皇卻慫恿西班牙皇後伊莎貝露幫助哥倫布。教皇先送了65元給哥倫布,算是路費,但他自覺衣服過於襤褸,便用這些錢買了一套新裝和一匹驢子,然後啟程去見伊莎貝露,沿途窮得竟以乞討糊口。皇後讚賞他的理想,並答應賜給他船隻,讓他去從事這種冒險的工作。為難的是,水手們都怕死,沒人願意跟隨他走。於是哥倫布鼓起勇氣跑到海濱,捉住了幾位水手,先向他們哀求,接著是勸告,最後用恫嚇手段逼迫他們去。另一方麵他又請求女皇釋放了獄中的死囚,並許諾他們如果冒險成功,就可以免罪恢複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