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正為此煩惱時,他的一位聰明的軍師,在看了他的報告後,對他說:“讓我來為你做點小小的修改就沒事了。”
於是他拿起筆來重抄一遍,隻是將“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其餘皆一字不變。
結果如何呢?報告呈上後不久,將軍接到回音,上級不但沒有處罰他,相反因其英勇過人而升了他的職!
一個人屢戰屢敗並不表示他就是一個失敗者;一個人能夠屢敗屢戰,就表示他並未失敗!隻要一個人的鬥誌還在,他就不是一個失敗者。
人生的成功秘訣之一在於如何麵對失敗。有些人將失敗看成打擊,他的前一次失敗就種下了下一次失敗的種子,那是真正的失敗者。另一些人將失敗作為一種收獲,每一次的失敗就增加了下一次成功的機會。
屢敗屢戰,鬥誌便像雄鷹一般一次比一次更強,愈戰愈勇,最終勝利也就自然來臨。
電影明星史泰龍就是一個具有雄鷹精神的人,他就是憑著不畏失敗的精神,才走上人生的輝煌之路的。在未成名之前,他窮困潦倒,睡在他的小車裏麵,身上隻有100美元。他夢想當演員,於是到紐約去找電影公司。
由於史泰龍英語不標準,長相又不怎麼樣,他跑了5家電影公司,都遭到了拒絕。當時他在心裏想的是:過去失敗不等於未來仍失敗。
他又從第一家開始應征當演員,又被拒絕500次,加起來共1000次,他心裏想的還是:過去失敗不等於未來仍失敗。
他再次向每一家電影公司介紹自己,結果還是被拒絕。
在失敗了1500次以後,他總結了自己失敗的經驗,於是他開始改變行動策略。
他寫了一個劇本,名叫《洛基》。他拿著劇本到電影公司推薦,到1800次的時候,終於有一家電影公司願意花75000美元用他的劇本,但不讓史泰龍在電影裏出現。
當時,史泰龍已經沒有錢吃飯。但是由於條件苛刻,史泰龍沒有動心,寧可不要這75000美元。他拒絕了這家電影公司的要求,讓這家電影公司的老板非常驚訝。
一直到1855次,史泰龍終於當上了演員,他演的第一部電影叫《洛基》,就是他自己編的劇本。
正是憑借這部電影,史泰龍一炮走紅,最終成為好萊塢片酬最高的男演員之一,基本酬金2000萬美元。
美國總統林肯的經曆也是屢敗屢戰精神的一個很好案例。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曆史上最著名的總統之一,以解放黑奴而著稱於世。但是他到40歲時還是個一無所成的失敗者,出身低微,默默無聞。直到一次偉大的經驗投入他的生活,才喚起昏睡在他內心裏的天才。這裏不妨列舉他崎嶇的攀登之路:
1832年失業,競選州議員失敗。
1833年生意失敗。
1834年當選州議員。
1835年失去他的愛人。
1836年因緊張而崩潰。
1838年競選議會主席失敗。
1843年競選國會議員失敗。
1846年競選國會議員成功。
1848年提名國會議員失敗。
1849年被拒絕擔任國有土地管理局官員。
1854年競選參議員失敗。
1856年競選副總統失敗。
1858年競選參議員再次失敗。
1860年當選美國第16屆總統。
隻因林肯相信他有神聖的使命要去完成,所以他屢敗屢戰,直至達到他的神聖目標。重大的使命比浮淺的成績(金錢和個人的名聲等)更能使人建立強烈的自信,使成功者奮不顧身去克服所有的失敗、障礙和險惡。
所以,人生不怕屢戰屢敗,隻怕沒有上戰場的勇氣。對付屢戰屢敗的最佳方法,就是屢敗屢戰。
在工作中,我們難免出現一些差錯,難免遭遇失敗。這時,我們就要抱著像雄鷹一樣屢敗屢戰的心態,去戰勝失敗。
如果不敢麵對失敗,在心理上產生畏縮情緒,就會給同事或者上司傳達一種懦弱、無能的信號,這樣的話,領導也不會將重擔交給你了。一個不能擔當重任、害怕失敗的人,怎麼能在職場上取得成功呢?
鎮靜,才能在困境中找到方法
在一篇名為《獵鷹“風雪”》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關於鷹與赤狐大戰場麵的描寫:
三年間,這隻赤狐已長得分外的慓悍了。今天一早,它剛將一隻家禽叼來當美餐。赤狐一會兒就消失了,但過不多久,它又出現了,開始在爬山。老人留心地觀察著“風雪”,如果“風雪”的羽毛鼓了起來,這說明它是見了老敵手害怕了。但是“風雪”很沉著,一點也沒有三年前的躍躍欲試和焦躁不安,它老練多了。老人懸了三年的心終於放了下來。赤狐已走到森林邊緣,它想回窩去了。望遠鏡中能清晰地看到這隻赤狐醜惡的尖臉,它的臉上還留著一條黑黑的傷痕,這是上次與“風雪”搏鬥留下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