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不貳 恪盡職守
鷹的自述:我的一個同類被人偷走,賣到千裏之外的一個將軍家裏,可是它從來不正眼看人,眼中永遠是懾人的傲氣。在將軍家的半年時間裏,沒有人敢接近它,正當將軍對它失去興趣的時候,某天,它突然馴服起來。將軍大喜,帶著鷹四下圍獵,沒有人想到,鷹放飛後,啄掉賣它的那個人的眼睛,然後振翅高飛,再也沒回來。後來,它竟神奇地回到了原來主人的家。作為人類,我們可以想像這隻鷹連續飛行千裏的艱辛,我們更應該體味它對於“忠誠”二字的理解和捍衛。身處職場,我們應該明白:忠誠是對心靈的據守,你可以看向別處、指向遠方,但必須時刻清楚,哪棵樹下是屬於自己的位置。
職場永遠需要像鷹一樣忠誠的人
傳說,有一個波斯國王,叫辛德巴德,喜歡飛鷹走狗、野遊、打獵、行樂。他養了一隻鷹,與他朝夕相伴,連晚上睡覺都架在胳膊上。每逢外出行獵總要帶上它。國王還為它做了個金碗,拴在它項下,讓它飲水。
有一天,國王正坐朝,管理獵鷹的官員前來進見,說:“啟稟陛下,此時正宜出獵。”
於是國王下令外出行獵。他手上架著鷹,帶著大隊人馬來到一條山穀,設好了圍場。這時,正好有一隻羚羊進入了圍場中,國王便說:“誰若放走了這隻羚羊,我定殺不赦。”
於是大家慢慢收攏圍場,向羚羊靠攏。不料羚羊直奔國王跟前,兩隻後腿站定,卻把兩隻前蹄舉在胸前,好像在給國王打躬作揖,懇求饒命。國王一愣,對羚羊低了一下頭。那羚羊就“噌”的一聲,越過國王頭頂,直奔荒野去了。國王回頭看了看眾將士,隻見他們在那裏擠眉弄眼地竊竊私語,便問近旁的一位大臣:“愛卿!將士們在嘀咕些什麼呢?”
那位大臣答道:“他們在說,陛下剛才還說,誰若放走了羚羊,定殺不赦。”
國王一聽這話,不禁惱火地說:“憑著我項上這顆頭起誓,我一定要追回那隻羚羊!”
說罷,國王便策馬跟在羚羊後麵緊追不舍。獵鷹也撲向羚羊,拍打著雙翅,弄瞎了羚羊的雙眼,使它暈頭轉向。這時國王趕到,抽出棍子把羚羊打翻在地,然後跳下馬,把它宰了,剝了皮,掛在鞍頭。
當時天氣正熱,林中又荒無人煙,找不到水喝。國王與身下的坐騎都幹渴難耐。於是國王環顧四周,發現從一棵樹上流下一滴滴奶油般的汁液。當時國王戴著皮手套。他解開拴在鷹項下的小金碗,用它接滿了一碗那種汁液,放在自己的麵前,正準備要喝,不料鷹卻突然抖開了翅膀,一下子把碗打翻在地。國王又拿起碗,耐心地接滿了第二碗。他以為是鷹渴了,便把碗放在它麵前,不料它又抖開翅膀,將碗打翻在地。國王對鷹的這種行為感到很惱火,但他忍了忍,又接了第三碗,端給馬喝。誰知道獵鷹又是一翅膀將碗打翻在地。於是國王忍無可忍,勃然大怒地吼道:“你這隻倒黴的鳥!你自己不肯喝,也不讓我和馬喝!願真主讓你不得好死!”
說罷,抽出劍來,削去了鷹的兩隻翅膀。那鷹抬起頭,那樣子好像在說:“你瞧瞧樹上吧!”
國王舉目一看,發現那棵樹上竟然盤著一條巨蛇,那流下來的正是它的毒液。國王見狀,不由得對自己削掉鷹的翅膀感到萬分懊悔。他懊喪地起身上馬,帶著那隻獵獲的羚羊回到了營帳,把它丟給了廚師:“拿去!把它烤了吧!”
然後,國王捧著鷹在椅子上頹然坐下。那鷹哀鳴聲聲,氣絕而亡。國王為自己的行為號哭不已:鷹救了他,使他免於一死,而他竟冤枉它,錯殺了它!
即使犧牲生命,也要忠於主人,這樣的忠誠又有誰能比呢?
鷹忠誠的品格值得每一位職場人士學習,因為職場永遠需要像鷹一樣忠誠的人。
在一項對世界著名企業家的調查中,當問到“您認為員工應該具備的品質是什麼”時,他們幾乎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忠誠”。
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都是靠員工的忠誠來維持的,隻有所有的員工對企業忠誠,才能發揮出團隊的力量,才能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推動企業走向成功。同樣,一個員工,也隻有具備了忠誠的品質,他才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如果你能忠誠地對待工作,就能贏得老板的信賴,從而給你以晉升的機會,並委以重任,在這樣一步一步前進的過程中,你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爭取到獲得成功的砝碼。
查理曾去某家大公司應聘部門經理,公司老板告訴他說,先要試用三個月。讓他意想不到的是,老板竟把他安排到商店做銷售員。一開始,查理不能接受,但最終他還是熬過了試用期。後來,他明白了老板把他放到基層去的原因:他對行業不熟悉,不清楚公司的內部情況,隻有從最底層做起,才能全麵了解公司,熟悉各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