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是雄鷹,就懂得感恩圖報(1)(1 / 3)

——知恩圖報 感恩為懷

鷹的自述:在人類的眼中,鷹是凶狠、殘酷的猛禽,實際上,我們鷹同樣懂得“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理。例如,在與獵物搏鬥時,我受傷了,獵人救了我,那麼我會盡自己所能幫助他捕捉獵物,作為對恩人的報答。鷹尚且有感恩之心,職場中人同樣要懂得感恩。如果你每天都能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時你的心情一定是積極而愉快的。

是雄鷹,就懂得感恩圖報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個關於蛇和鷹的故事:

蛇和鷹交戰,鬥得難解難分。蛇緊緊地纏住了鷹。

農夫看見了,便幫鷹解開了蛇,使鷹獲得了自由。

為了報仇,蛇在農夫的水杯裏放了毒藥。

當不知情的農夫端起杯子正準備喝水時,鷹猛撲過來撞掉了農夫手中的水杯。有毒的水灑到了地上。

鷹尚且懂得感恩圖報,處於職場競爭的人們又當如何?

《聖經》上說:“一生一世,都是恩惠。”

是的!我們得感謝上蒼,它賜予了我們生命,讓我們降臨於這滾滾紅塵中。能夠享受到這山、這水、這陽光……以及那些數不清的資源;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開始感悟父母深沉的關愛,享受家庭的溫暖;我們也得感謝教師和書本,他們賜予了我們豐富的知識,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與文化魅力。

事實上,我們需要感謝的人和物還有很多、很多……

從降生在人世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生活在恩惠的海洋裏。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帶著一顆渴求擁有的貪婪之心負重前行。我們渴求擁有財富,我們渴求擁有成功,我們渴求擁有榮耀……我們總是在渴求,卻忽略了我們已經擁有的一切。我們的渴求之心遮蔽了我們靈魂裏的眼睛,它使我們總是忽略上蒼每天所給予我們的恩賜,它使我們總是對未來無限期待而忘記對今天感恩。

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陽光,就沒有生命的溫暖;沒有雨露,就沒有五穀豐登;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自己;沒有親情和愛情,世界就會是一片黑暗和孤寂。雖然沒有人不懂這些淺顯的道理,但是,我們總是缺少一種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小時候背誦的詩句,講的就是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銜環結草,以報恩德,中國綿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語,告訴我們的也是要感恩。但是,這樣的古訓有多少已滲進我們的血液,今天有多少人還會記得,無論生活還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感恩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因為,感恩不隻是一種對於生命饋贈的欣喜,感恩也不隻是一種對於這一饋贈所給予的言辭的回饋;感恩乃是用我們赤子般純真無邪的心,去領受那付出背後的艱辛、期冀、關愛和溫情。感恩是茫茫天地間愛的傳承,感恩是宇宙洪荒中生命與生命相聯係的見證。

感恩是一種生存境界,感恩是對現在擁有的在意,感恩是對有限生命的珍惜。生活需要感恩,工作同樣需要感恩。

也許,在“工作”這個範疇內談論“感恩”會讓人覺得不倫不類。可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作為一個人,我們需要對世界充滿感激,我們要感謝身邊的每一個人,是他們讓我們生活在幸福、溫暖之中。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都不可能獨立於世界之外。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我們如何能夠生存下去?所以,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應該充滿感激之情,同時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感恩是一種美德,但更重要的,它是人之為“人”的基本素質。

台灣著名的人力資源專家翁靜玉用自己的經曆這樣告誡職場中人:

“二十幾年前,我剛從日本念研究生回來,通過青輔會的介紹,進入某銀行工作,擔任辦事員;同期的同事中,有我的大學同學,他是念美國研究生的,可是職級卻比我高一級——領組,編製上就是我的主管。

“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而且他念的是美國三流大學,我念的是日本一流大學,一樣是碩士學位,待遇卻不相同。

“即使如此,我並沒有因為待遇不如人,就心生不滿,仍是認真做事。在公家機關,許多人都是抱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公務員心態。我雖然是職級最低的辦事員,可是交到我手中的事情,一定盡心盡力做到最好。此外,我也會積極主動找事做,了解主管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地方,事先幫主管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