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協作 團隊無敵
鷹的自述:鷹雖然喜歡獨居生活,喜歡單獨捕獵,但有時為了更好地捕殺一些大型哺乳動物,我們會毫不猶豫地組成一個整體。我們分工協作,以使自己的目標更容易達到。尤其在冬季食物缺乏的季節,成群結隊出去尋找必需的食物就顯得比較容易和有效。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戰無不勝,所向披靡,成為天空中永恒的強者。
群鷹攜手,天下無敵
鷹通常是單獨捕獵,但在遇到較大獵物時,鷹就會召集其他20隻左右的同伴共同捕獵,這樣捕獵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有人還看到一對鷹“雙劍合璧”捕獵的過程。
一對鷹一起出去覓食,隻要發現岩鴿的蹤跡。它們不會匆忙上前挑起戰事,而是悄悄地緊隨其後,跟蹤岩鴿來到棲息的洞穴。因為岩鴿喜歡群居,這一招就叫“放長線,釣大魚”。現在擺在鷹眼前的午餐不再是一隻小小的岩鴿,而是一群。隻是岩鴿的洞穴又小又深,裏麵光線極其昏暗,對於進攻一方來說,戰場的情況極為不利。鷹決定使用最後絕招,懂鳥的人把這個策略稱作“雙劍合璧”,需要雌鷹和雄鷹的完美配合。雌鷹趁敵人不備,猛然衝入洞穴中,岩鴿因為完全沒有料到鷹突如其來的攻擊,紛紛四散而逃,慌忙飛出洞穴。這下正中了鷹的計策,早已守在洞外的雄鷹迫不及待,開始大肆屠殺。它瞧見飛出的岩鴿就將兩翅迅速一收,向投出去的飛鏢一般,向岩鴿直射而出。岩鴿哪裏還有躲藏的機會,隻得乖乖做了鷹的午餐。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鷹的勇敢、凶猛再加群體優勢,使它們馳騁天空,無人能擋。
作為凶猛食肉動物的鷹尚且如此,其他一些弱小的動物要想生存下去,就更需要群體的力量了。
在非洲的熱帶雨林當中生活著一種螞蟻,它們在遭遇危險的時候總是會忽然聚集在一起抱成一個大球。蟻後在球的正中間,根據數量的不同,蟻球的直徑根據蟻群的數量由一尺到一米多不等。碰到山林火災的時候,一個大球從火場迅速滾到安全地帶,盡管球最外側的螞蟻被燒得“劈啪”作響,但是仍然緊緊抱住不放。
更神奇的是,這種“蟻球”可以自己渡過湍急的河流,有人就親眼目睹了這一壯觀的場麵:一場暴雨過後,山洪暴發,一個直徑一米多的蟻球從叢林中滾了出來,“一頭”紮進洶湧的河裏,外邊無數的螞蟻紛紛被淹死,但是整個蟻球卻迅速地向前翻滾。等到達對岸的時候,蟻球隻剩下大約一個足球那麼大,但是整個螞蟻部落還是完整地幸存了下來。
單個的螞蟻是弱小的,我們拿一個手指頭就能把它摁死,但是成千上萬隻螞蟻團結起來,卻可以吞噬一整頭大象,可以從山火中逃脫,可以渡過湍急的河流。我們拿螞蟻的智力和人類相比,其間的差距何止萬千,但是螞蟻懂得發揮群體的力量,它們建立的群體王國也要令人類刮目相看,這一點,我們人類應該向鷹和螞蟻學習。
尤其是在分工越來越細化的今天,一個高效的團隊,是企業取得成功的保障!
曾有個年輕人大學畢業應聘到一家公司上班。上班的第一天,他的上司就分配給他一項任務:為一家知名公司做一個市場策劃方案。
這名年輕人見是上司親自交代的,不敢怠慢,就埋頭認認真真地做起來。他不言不語,一個人費勁地摸索了半個月,還是沒有弄出一點眉目來。顯然,這是一件他難以獨立完成的工作。上司交給他這樣一份工作的目的,是為了考察他是否有合作精神。偏偏這個年輕人不善於合作,他既不請教同事和上司,也不懂得與同事合作一起搞,隻是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去蠻幹,當然拿不出一個合格的方案來。
作為一名團隊中的個體,隻有把自己融入整個團隊之中,憑借集體的力量,才能把個人不能完成的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