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聯盟前夕(2 / 2)

右賢王的部隊也已經開始向著趙軍靠攏,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後路。

右賢王在心裏罵了趙學十萬八千次,覺得這廝太狠了,為了讓自己完全投靠過來,竟然去偷襲大單於的軍營,而沮渠蔓薘心裏卻歡喜得很,以為父親和趙學結了什麼盟,竟然開始了合作,其實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她和趙學見麵的機會就更多了。

來到這裏,趙學總是充滿著美好的桃花運。

右賢王一開始想合作的想法畢竟是好的,貿易,互通有無,這完全是有利於己身的發展所作出的決定,他本也決定去派使者告訴大單於這個好消息,無奈卻被趙學先了一步,將整個局麵攪和得亂七八糟的,經曆了之前的那場夜戰之後,右賢王立即派出了偵察兵探明大單於那邊的情況,發現大單於已經決定要結合部隊滅掉自己了。於是他知道這事情緩不得,他立即派出了使者,試圖解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而右賢王同時進軍到趙學那裏,畢竟他們之間還有約定,而且他到趙學那裏也能保住一時的安全,免得大單於一時頭腦發熱派人去打他。趙學在這裏也想錯了,右賢王也不過是將他當做是臨時的避風港,如果右賢王和大單於的誤會解開了,接下來一個裏應外合,對於趙學產生的打擊會更大,可能是毀滅性的。

“右屠耆,過去大單於那裏偵察的士兵回來了。”其中一個匈奴騎士呼頓回來報道。(這裏的交流都是匈奴話,下麵也不做解釋。)

“快快傳來。”右賢王著急地揮了揮手

隻見一個一個士兵臉色蒼白,走到了右賢王的麵前。

“快說,在大單於那裏的情況怎樣了?”

“使者……被大單於殺了。”士兵說著停了下來,臉色的恐懼依然沒消。

一陣晴天霹靂,看來大單於是決心要跟右賢王決裂了,聽完這個消息的右賢王臉色也沒好到哪裏去,隻能加緊了自己的行軍。這一次的遷徙是帶領了男女老少,因此行軍的速度極慢,要是路上遇到了什麼敵人,那一邊要保護族員,一邊對抗,難度要高得多。

大單於殺使者這個行為,無疑是最大的一封挑戰書,看來右賢王要解釋的機會可是小之又小了。

“呼頓,難道我要一輩子背上叛國的罪名麼?”右賢王心裏一酸,自己漂泊數十年,沒想到在這個年紀要被冠以叛國的罪名,一世的清白,卻要這樣付諸流水了。

“屠耆,請不要擔心,大單於是個明主,等勢頭過了,他肯定會知道你是被冤枉的。”呼頓是右賢王的心腹,他心裏也沒譜,隻是知道現在去解釋,是解釋不清楚的。

“好,行軍,現在隻能投靠趙學了。”右賢王知道趙學是個有辦法的人,或者投靠他,還能得到什麼方法,雖然現在的局麵是趙學也有脫不開的責任,但是右賢王並沒有遷怒於他,因為趙學和右賢王之間,還有脫不開的利益關係。

“右屠耆,難道我們真的要和趙國的人生活在一起麼?”呼頓是個典型的匈奴人,在他的腦海裏也植根了和李牧那樣一山不能藏二虎的想法,因此他不能接受和趙國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的想法裏,趙國的人是懦弱的,是注定被自己侵略的族群。

“或許我們匈奴在草原上是霸主,但是不代表我們事事都能勝得過他們,我們也許可能在他們之間學到我們需要的東西。”右賢王解釋道。

事實上民族的融合在中國發生了很多次,匈奴是一個戰力極強的遊牧民族,但是不代表他們就引導了最先進的生產力和文化力量,眾所周知,他們這樣的遊牧民族的生產力都是極為低下的,因為他們不能穩定的發展,不斷地行軍爭戰,注定他們缺乏發展科學技術的基礎。

而右賢王和趙國互通有無,必然是一個發展自身的好方式,隻是和趙學要勸告李牧收納匈奴那樣,匈奴人要接受趙國人,也是有著無數的難關要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