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會談(2 / 2)

隻是剛上位就來包圍自己的盟友,這一點都不像是剛上位的人會做的事情。篡位,本來就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趙學也曉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因此信陵君這樣對待自己的盟友,不過是將自己的名譽推到了穀底,到最後可能沒人願意和他聯盟,而他帶著五萬兵馬也絕對撈不到什麼好處,這種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信陵君這樣的能才是絕對不會做出來的。

趙學也感歎趙王的思維慎密,絕對沒有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麼昏庸無能,趙學知道信陵君的行為是和平原君的一種約定,平原君為人行事極為小心謹慎,任是情報網多厲害的人,也是探查不到平原君和信陵君之間的交易的。

趙王也一點都不簡單,見被屯兵周圍,於是一邊偷偷的運兵防禦,一邊就寫信和信陵君交流,希望能探出個蛛絲馬跡。於是乎,極多數的主力都安排去守城,而且也在邊關將趙學他們遣了回來。

趙王不知道平原君的勢力已經十分壯大,但是他的行為冷靜,確實有一國之君的風範。

和信陵君之間的通信趙王覺得十分的無稽,信陵君竟然說是為了抓捕前魏王的一些心腹餘孽,當然,篡位上任的人多少會有些心虛,這是可以確定的,但是派到了五萬兵馬來抓,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趙王也是個擅長打情報戰的人,他也沒有收到近期在魏國過境內有大量的兵馬流走的消息。

但是信陵君這樣一說,趙王一時間也沒有辦法,駐紮了一段時間之後,魏軍也終於和守衛邯鄲的趙軍發生了矛盾,來來去去的打了十來次小戰,後來信陵君也來信致歉,說朱亥這個將領是有一些衝動,已經被信陵君處罰過了,讓趙王不要太介意,而且也送了一些東西過來,以示誠意。趙王也見識過朱亥這個將領的衝動,在之前和秦軍對戰的時候,毫無章 法,完全是靠著個勇字。趙王看完了信陵君的禮物,還以為信陵君內疚了,準備退兵了。

卻沒想到信陵君的兵也不過是後退了一舍左右的距離,一點都沒有撤退的跡象,在那裏紮營,也為附近村莊的百姓帶來了不少麻煩,趙王雖然感到氣憤,但也不敢輕易和信陵君撕破臉皮,隻得等趙學回來再說,因此趙軍才和魏軍一直僵持到了現在。

信陵君的軍營趙王也派了不少的探子過去查明軍情,見他們每天都處於一種備戰的狀態,天天訓練,毫不懈怠。趙王盼了那麼久,終於看到了趙學回來,因此急忙忙地約他商量這件事。

趙學也知道趙王開始防備平原君了,不然這樣的事情他更多的應該和平原君交流,而不是和自己這個小小的裨將交流。

或許趙王也是想在這個時候查明自己的態度。

突然,趙學又想到了一件很不妥的事情,要是現在趙王要將公主許配給他,他該怎麼拒絕,娶了公主的話,自己的立場就更加不穩了,想到這裏,說話更加小心了。

“現在邯鄲麵臨大軍包圍,趙卿覺得該如何是好。”趙學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看不透趙王,不知道他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有的時候覺得他精明地讓人可怕,權謀手段是一招接著一招,有的時候卻是異常的昏庸,像是邯鄲被圍的事情,現在來問趙學的意見,不知道是裝糊塗想了解趙學的想法,還是真的一點都不知道。

不過怎麼說,趙王也算是一個很好的演員了。

“趙學認為,現在魏軍的目的不明,貿然行動會引來他的懷疑,甚至會中了敵軍的計謀。他們大軍屯兵在外,糧草消耗必然甚為巨大,而魏國剛逢大變,內政必然元氣大傷,因此消耗戰是他們最怕的,過不了多久他們肯定因糧草不足而暴露出他們真正的目的,到時候我們再決出對策便是,現在趙學認為我們趙軍隻要靜觀其變就好了。”趙學這個方法極為保險,不用出兵,用被動的狀態,逼得魏軍暴露馬腳。

趙王聽了這計策,也覺得十分可行,笑著說道:“趙卿這計確實可行,趙國雖然遭遇了長平慘敗,但是內政修複也已經差不多了,有足夠的軍資和這魏軍對抗。”趙王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那調兵防禦之事,就交給趙卿和廉符將軍二位了。”

趙學雙手作揖道:“趙學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