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墨衡收兵權1(1 / 2)

其實這也大概是墨子後人的一個特點了,他們似乎心中有很多的預知,但是卻總是裝出一副神秘的感覺。對於趙學來說,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性格特點,也沒什麼奇怪的了,隻要辦得了事就行了。

可喜的是,墨衡倒確實是一個好幫手,在路上吃著麵被自己帶回家裏之後,墨衡一直都很盡心盡責,似乎沒有聽到他說要離開了。趙學心裏是不希望這個人才溜走,但是墨衡這個經常以損儒家為己任的家夥,如果突然哪一天說要去找樂子,趙學也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留下的。

墨衡在知道趙學即將為王的時候,眼神裏倒是充滿了期待,這是他自己的一個想法,他認為趙學是個重情重義的人,或許可以做到他老祖宗一直想要做到的那樣兼愛非攻。

隻見墨衡和趙學細語了幾句,趙學皺了下眉頭,最後兩人似乎達成了一致,趙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墨衡應該是對著趙學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墨衡雖然在麵對儒家的事情的時候做得很過火,但是在這樣兵權內政的大事上,還是有一番考量的,如果一不小心讓君臣翻臉,那便是塗炭生靈的大罪了。

離開了趙王宮,離開的時候還不禁感歎了一下,墨家的人不怎麼受到君王的待見,因為他們雖然有才能,卻不為君王的統一大計著想,事事都是勤政為民,很少會說到打仗這類的事情上去。墨衡要說,也是第一次正式地被邀約進到王宮之中,至於之前的見麵,大部分都是他仗著老祖宗的名頭硬是要要求見麵的。

大街之上,趙學即將為王的事情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很多人都顯得很激動,趙國麵臨了一次比長平之長還要大的改變,當然,也有不少的商家會擔心,趙學到底會做出什麼與以往不同的調整,這些國家的政策,每一條都會影響到這些居民的日常生活的。其實很多百姓來說,可能不要對他們幹什麼壞事,讓他們安安穩穩的就已經很不錯了。

隻是永不加賦,安安穩穩,卻往往是一個國家的最高目標。

墨衡來到了鄭安平的府邸門口,鄭安平的住宅也不差,一點都不必趙學的差,應該說要好得多,畢竟他手上的兵馬更多,平原君收買他的時候也著實下了重本,而且鄭安平也的確做得很盡責,幾乎所有人都很清楚他是平原君的人,在大街上橫行霸道已經觸怒了不少人,但是因為平原君在後麵撐腰,很多人都沒拿他怎麼樣。那次趙王遇到刺客,他也是在裏麵最為出彩的一個人。無論如何都好,鄭安平的好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趙學派個了墨衡來討債了,這個債趙學也要算上不小的利息。

鄭安平除了手上有幾萬兵馬,他還掛著一個叫武陽君的頭銜,這個頭銜讓趙學不滿了很久,廉頗在趙國征戰了那麼多年,才辛辛苦苦混來了一個信平君的頭銜,這個降將鄭安平,而且還沒什麼實力,沒什麼骨氣,就隻知道倚著後台欺淩弱小,這樣的一個人卻也能夠得到“君”這樣的稱號,趙學能不生氣麼?

好歹在邯鄲包圍戰的時候,趙學出得力一點都不小,而且還是大大的功臣,但是趙學卻隻是一個小小的裨將,即便受到了很多人的敬仰,但是,地位比這個鄭安平低,卻在頭銜上明眼看了出來,誰都接受不了一個類似和蒙牛智商的人騎在自己的頭上吧?

這其實有很多方麵可以有類似的憎恨,例如說,五音不全是一種病,但是五音不全的人是不可能聽出自己的唱歌走音的,反而會覺得你唱歌走音,即便你唱歌一點都不比什麼明星差,然後五音不全會指責你唱歌不行,趙學心裏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墨衡在門外要求通報,他是以趙學公子的使者進來的,現在的趙學還沒有登基,但是擇日上任的事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其實墨衡就已經相當於趙國裏麵君王的使者了,鄭安平一聽,差點嚇到站不起來。

“媽呀,那麼快就要討債了。”鄭安平在聽到平原君死去,趙學即將為王的事情之後,就覺得自己大大不妙了,難得在這裏混得不錯,現在卻都要拱手還回去麼?鄭安平是有些舍不得,但是,現在可能還不僅僅是拱手不拱手的問題,趙學還可能找了個理由要將自己殺了。為了保命,為了升官發財,這個鄭安平早就把老祖宗給賣了,他是個貪生怕死的人,隻知道如果真的談不攏,就搞定了這個使者,一走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