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漁陽郡的貿易市場(1 / 2)

漁陽郡自從和邊關的遊牧民族聯合了之後,確實變得和平了很多,在郡內竟然還可以看到雙方的國民都相親相愛,也算是奇景一幅,想著不久之前兩邊的人都打得亂七八糟了,嘴裏嚷嚷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誰又會想到今天這樣的情況呢?

隻不過很多人都忘了一件事,戰爭,本來就和國民很難相關。

尤其是戰國時代的國民,他們也不過是想要生存下來,混兩口飯而已,能夠和平可是比很多事情都要重要的,隻要合作之後能夠有利益,那麼他們就十分願意進行合作。這些分裂的局麵都已經持續了那麼多年了,對於很多人來說,能夠聯合在一起,那肯定不會選擇打起來。

這是每一個百姓的心聲。

當時抗日戰爭結束之後,全國人民都歡天喜地地燒起了鞭炮,具當時的人記錄鞭炮的厚度達到了三寸之厚。

那趙國和燕國之間的戰意會不會因為聯合而消去呢?答案是不可能的,因為消去的不過是老掉的戰意,而絕對消不掉仇恨。

直到現在我們還對日本兵恨得咬牙切齒。

正因為燕國入侵了,趙國才能夠對邊關的遊牧民族加大收編,因為現在的趙國國民將仇恨都已經轉移了,廉頗的勝利讓這個仇恨轉移得更加猛烈了。

趙國的國民對於燕國的仇恨是更加實在而且強烈的,加上,他們發現了,他們打得贏燕國,他們並不怕這個國家,李牧的行動也絕對會得到很多人支持。

墨衡現在正在漁陽郡裏麵,這個舉動十分大膽,但是卻很必要,如果要快速破關,那麼就必須要冒這個險,當然,來到這裏的可不僅僅是隻有墨衡一個人,他們用了一個之前趙學使用過的辦法,冒充商隊進入了這裏,隻不過他們冒充的是匈奴的商隊。

呼頓十分有氣勢地站在了墨衡和王甲的旁邊,這個人怕是大家可能忘了,之前他也出場的打過一下醬油,他是右賢王的下屬將領,這一次他的出現也是右賢王的安排,讓他保護好墨衡,這一次的行動全部都由墨衡來操刀。

漁陽郡裏麵也是可以看到很多遊牧民族的人,匈奴和林胡的人都會來到這裏做買賣,隻不過他們之間可沒有什麼火花,畢竟他們的仇恨可沒有化解,要不是這裏是燕國的地盤,兩邊怕是早就打起來了。

這些小的矛盾,就是燕國的弱點。墨衡就打算利用這些人的矛盾,給趙國來一個底朝天。趙國和燕國的收編有一個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在於燕國的收編是一種合同式的收編,給他收編的,進入到他國家裏麵的遊牧民族來自每個部落都有,這些部落之間有的本來就是有矛盾的,因此他並沒有一種很齊心的情況。

而趙國的收編不同,他們有一個人在專門管轄這些收編,那就是右賢王,右賢王通過自己的部落來證明了收編的好處,加上讓匈奴來管理匈奴人,以及來的人裏麵基本上是從右賢王的部落裏麵擴展開的,可以說或多或少還是有點關係的,這樣的管理對比燕國的大力收編,要穩定得多。

無論他們是以什麼形式合作的,都比不上右賢王和趙學之間的關係,因為右賢王可是趙學的嶽父啊。

這種不穩定的條件,看起來燕國是壯大了,漁陽郡的人口確實多了很多,連部隊,軍藝都變成十分厲害,但是,這個隱藏的炸彈隻不過在等待別人引發而已。

呼頓在這裏算是一張比較熟的麵孔,因此他被墨衡安排在了後方,前方的一些交涉墨衡打算自己來完成。

這個時候的墨衡正在小酒樓裏麵喝酒,看著門外的情況,呼頓已經準備好了一場好戲了。

酒樓對外是一個市場,漁陽郡特別為了迎接這些外來的遊牧民族,將自己的市場加大了,墨衡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要在這個象征友誼的地方裏麵做破壞了,墨衡仔細一想,自己的做法倒是挺缺德了,隻不過墨衡本來就很樂意看到很多缺德的事情發生。

尤其是麵對更為缺德的燕國統治者。

市場裏麵本來就是糾紛最多的地方,保護一點小利益,商人都是可以爭得個麵紅耳赤的,要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也很難說是一個好商人了。

因為商人都是利益為重的,但是在這裏的都是小商家,小的利益他們也會注重,因為他們就是根據這些小利益才能夠活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