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簡單生活的味道(3 / 3)

另一方麵,過飽又會把多餘的營養存於皮下,尤其是堆積於腹部。人人都為自己有一孕婦的肚腹而發愁、煩惱,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都為這種體形而感到不舒服。很多人把目光會轉向市麵上大量的減肥藥。但減肥藥、減肥茶這些東西並不可信,因為有很多人吃了是瘦了下來,但卻把身體的其他功能給破壞了,更可怕地是它還會反彈,以至於市麵上的那些瘦身器材,非有恒心者不能達到,非能忍痛苦受煎熬者不能達到!

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的馬沙洛博士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把一群實驗鼠分成3組,第一組任由它們隨便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第二組把食物減下四成;第三組也是隨它們吃多少,但蛋白質攝取量減半。

結果兩年半之後顯現出來,第一組老鼠的存活率隻有13%,第二組老鼠的存活率高達97%,第三組老鼠的存活率也隻有50%。

這個關於老鼠的實驗似乎證明了飲食上的一個原則之談:“吃飯七分飽。”要想活得好活得老,吃飯就隻能吃到七成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沃爾弗德博士曾說:“減低營養是人類迄今所知溫血動物減緩衰老、延長壽命的惟一途徑。”這個論點同樣適用於人類。根據有關實驗顯示,限製食量可以大大地延緩生理上的衰老和免疫係統的失效,很清楚,即吃得少,活得久。

蘭利曾說:“好食者用牙齒挖掘自己的墳墓。”話雖有些恐怖,但道理卻是很正確的。

既然我們知道吃得少有益於人體健康,可生活中的暴飲暴食者為何如此之多呢?

1.對生活絕望者。有的人,遭遇到了挫折或失敗,會在飲食上自我放縱,暴飲暴食,因為他們無所顧忌。正如中國人所調侃“連死都不怕,還怕吃麼?”

某小姐無論怎麼注意,她的體型一直在發胖變粗,嚐試了鍛煉、吃減肥藥、節食、不喝飲料等方法之後,一點效果沒有,此姑娘開始絕望,她不再節食,放開胃口大吃特吃,決定把自己失去的損失奪回來。而這樣做,不但會更加發胖,甚至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

2.借此發泄者。很多人把暴飲暴食當作發泄的手段,如某男在單位裏被老板每每訓斥一次,回家之後便暴飲暴食,一直把自己吃到腹中脹疼,非得吃消化藥,才不至於再去想自己那可惡的老板,因為他的全部思想被滾脹的肚皮給占滿了,他無暇顧及其他了。

3.“吃”掉男人?很多女人通常把瘋狂購物和暴飲暴食當作報複男人的手段。

某女,一日發現自己的男友與另一女人廝混,她氣不打一處來。找到一家餐館,要了很多東西,比如雞大腿,她使勁地撕扯雞大腿,並用刀子狠狠地剁,恨恨地吃,直到吃得坐不下來,這才怒氣全消地離去。

4.有過饑餓史的人。這種人暴飲暴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街上的流浪漢,吃了這頓飯還不知下頓飯在什麼地方,所以他需要的是吃飽吃撐,一頓能管好幾頓呢。

5.盲目攀比。通常在飯店裏那些暴飲暴食的人都是出於鬥氣,爭麵子,不讓對方比下去,所以就猛吃猛喝,全然不顧以後如何。

美國有一個諷刺小說叫《七把叉》,說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窮極無聊之時便想到舉辦一場看誰吃得多的大賽,真是害人,為了取得冠軍,主人公最後竟撐得眼珠暴裂,死在領獎台上,荒誕!

一個人隻要清楚自己為什麼會暴飲暴食的原因後,就應該想辦法改正自己的這個毛病。因為長期的暴飲暴食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要保持生命的活力,必須遵守兩大要點:

1.搞清楚,吃得太多對你百害而無一利。如果你一日三餐都吃得太飽,這本身就是浪費精力的行為。你得花很多時間去慢慢消化你的食物,蠕動的腸胃將分散你的精力。如果你發胖了,你又得花很多精力去消除身上的贅肉;如果你因暴飲暴食而處於情緒低落狀態,你又得花大量精力去撫慰自己沮喪的心靈。

2.培養自己良好的飲食習慣。讓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最重要的就是控製自己的飲食。你應當製定一個原則:吃飯七分飽。同時應堅持多餐少食的飲食習慣,吃飯的內容是多菜少肉,吃飯的原則是多嚼少食,飯後的節目是多動少靜。這就可以使你全身的運動處於最佳的狀態。

是減肥還是減壽

當大環境決定以瘦為美的時候,幾乎全世界的愛美人士都發了瘋。減肥沒有過錯,錯了的是你的方式,那就是豐了商人的腰包,謀殺自己的生命。

由於現代物質生活的提高,中國的肥胖人群越來越多,由於現代社會以瘦為美,這些人便想方設法減肥。其方法有加大運動量、節食、做氣功等。雖有一定效果,但難以鞏固。尤其是反複減肥,有害健康,使壽命縮短。據美國一項大規模的調查證明,減肥是不利於健康的,並且增大死亡率。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的醫生們詳細地分析了自1962年以來一再接受醫療檢查的11703人的死亡情況。結果表明,無論是體重增長,還是減肥,死於某種疾病的風險都有所增加,這使科學家們感到非常驚訝。

科學研究證明,體重變化越大,死亡的危險也就越大,尤其是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死亡的。

說實話,凡是肥胖者都有資格減肥。這種理解並不正確。肥胖的原因很多,既有遺傳性肥胖、內分泌失調的病態性肥胖,也有營養過剩性肥胖、心理性肥胖。內分泌失調的病態性肥胖,應先治病,病除才有資格減肥。否則,一味節食,增加運動量,會加重病情。

有人認為減肥就是少吃東西。的確,對於營養過剩性肥胖者來說,減肥要控製食量,但主要是控製那些容易增加體重的食物,如糖類碳水化合物的巧克力、牛油、果醬、蜜餞等,油脂類的餡餅、香腸、各種精製的肉類等。而對於纖維質類的碳水化合物,如圓白菜、菜花、芹菜、萵苣、菠菜、胡蘿卜、茄子、番茄等可放心地吃,不拘數量。還有蛋白質類的兔肉、肝、腰子、肚、心等,也不必定量。在一日三餐的分配上,早、中餐可吃多些,晚餐適量控製。不論何物,不論何時,以少吃為標準的節食會損害身體。

此外,適宜的減肥應采取緩慢漸進的方式。因為戀愛、趕時髦,或抓緊假日時間,急於求成,沒有恒心,減掉的體重很快會恢複,並且會導致許多疾病的產生。隻有穩定而漸進的減肥計劃,減去的體重才永久消失。

還有一些人相信所謂的氣功減肥,其實,它是另一種饑餓減肥的方式,它的最大弊端是使人體的自然免疫力降低。導致人體胃腸機能失調,並產生麻木抑製狀態,雖然使人不知饑渴,有活力,但後果是可怕的。其實,你大可不必費盡心機去追求斯佳麗那16英寸的小蠻腰。君不見多少年輕人因為盲目減肥而被餓死?累死?人隻有擁有生命,方是值得尊敬和有價值的,如果你因此損失了健康,甚至為它而犧牲,除了最後占用的土地空間比別人略小一點,還有什麼意義嗎?

警惕你身旁的電子汙染

有人認為,家用電器與辦公電器的多寡標誌著家庭和企業的成敗。很多人喜歡與“最先進”的電器親密接觸,殊不知它們所帶來的電子汙染,卻會“最先”威脅到你的健康。因此,你應該認識到它是在你的縱容下謀殺你。

專家認為,各種電子產品輻射的低頻到高頻電磁波危害著人體健康。因此,科學家們稱它為“恐怖的幽靈電波”和“可怕的電子彈”,國際上把它列為繼廢氣、廢渣、噪聲之後,人類環境的第五大公害。

電磁波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但人卻時時處在具有一定能量電磁波輻射環境中。電磁波能穿透非金屬物體滲透到人體內部,影響人體生物電流的正常流向,使人失去生物鍾的平衡,輕者表現為頭暈、頭痛、失眠、食欲不振、惡心等。其實,電磁波跟水和空氣一樣,都是生物存在條件,但是它與空氣的溫度、濕度、氣壓一樣,都有正常的限度。我們周圍的電磁場如果過於強大,就會出現電磁波汙染。

你知道嗎?在我們身邊的那些冰箱、音響、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電褥子等,產生的電磁場都有汙染,而且還能產生視覺聽覺汙染,出現多方麵疾病。

美國科學家對動物所做的試驗證明,一般美國家庭使用60赫茲交流電源線的輻射就能夠引起細胞的生物化學變化,有些變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一些流行病研究報告中也提到,兒童癌症與裸露的輸電線有關。由此看來,家用電器並不是越先進、越多越好。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羅伯特·貝克爾博士在他的著作《生命的火花》一書中描述說,我們的大腦和神經是靠電能工作的,這種電能有弱的脈衝。由於周圍有比它強數百萬倍的電磁場,大腦和神經的工作就經常受到幹擾。在電視機、微波爐、收音機和計算機旁邊逗留,會使神經和大腦係統受不了,它會導致功能的失調。這位美國科學家說,隻要是消耗電能的地方,就有電磁場。大部分由水組成的人體是一個理想的導體,它就像一根天線,接收所有的電磁波。為了尋找這種電流,慕尼黑的一家研究機構向市場推出了一台儀器,專門用來測量這種汙染。

鑒於對科學研究的信賴,對你周圍那麼先進的設備,我在這裏提出兩個原則:一個是購買要適度,要看是否需要;二是使用要適度。

當然,自動化辦公也要有個度,專家們認為在熒光屏前工作有極限,一般不能超過2個小時,連續2個小時工作必須休息10~15分鍾。

此外,現在國內外時興的“手機”、“MP3”、“PSP”遊戲機等也存在微波輻射,使用時也應注意控製和防護。最近國外一些專家研究發現,使用“手機”危害人體健康,尤其損害大腦的健康。手機由於它集靈巧、方便及多功能於一體,從誕生之日到現在,全球湧現出不計其數的用戶。然而,最近許多人覺得它開始“燙手”了。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使用移動電話對人的大腦造成各種損傷。移動電話是用高頻電磁波工作的。使用時,這種電磁波包圍了人的頭腦,刺激接近電話機的大腦。利用這種定向高頻電磁波刺激老鼠,隨著強度和時間長短的不同,老鼠變得神經緊張和不安、抽搐,甚至死亡。當人體器官受到強電磁波刺激時,也會產生類似老鼠受到強高頻電磁波的心電圖狀況。

多數科學家表示,關於微波輻射對人體影響是否有因果關係,目前仍在懷疑階段。無法引證的原因,是沒有人做過,亦無法做。“關於微波輻射的問題,其實很早已有人關心。一些簡單的實驗,如把雞蛋放在微波輻射影響的範圍內,雞蛋便不能孵出小雞,似乎顯示微波輻射對生物有所影響。但要準確測試對人體是否有害,所需要的步驟便複雜得多,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他們指出,微波輻射對人的影響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期間各項外在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實驗的準確性。

有的專家認為,用“MP3”對大腦也有害。美國教授詹姆斯·威洛特警告說。拿著“MP3”聽1小時以上音樂的人,大腦會受到過分的刺激,而在音樂停止播放之後,所有聽過的音樂還會在腦子裏嗡嗡作響。學生們不應當老是把耳機塞在耳朵裏聽音樂。在現階段,難道因聽MP3過度而導致輕則腦神經紊亂,重則失聰的例子還少嗎?如果你愛惜自己的健康和壽命,就遠離電子汙染的勢力範圍吧!慎用電子產品,絕對是你應該聽取的建議。

剔除不良習慣

不良習慣所致疾病是人類頭號殺手。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又是人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因此,審視你自己。

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說,不良生活習慣引起的疾病已成為人類的頭號殺手。他們說,在發達國家的總死亡人數中,70%~80%是高血壓、心髒病、中風和肺癌。而這類疾病通常與進食過多、嗜煙酒和缺少鍛煉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統計表明,因這類“生活習慣病”導致死亡的人數目前在不發達國家也占其總死亡人數的40%~50%。

由於行為科學、行為醫學的進步,信息醫學的興起,現已發現奪走中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元凶之一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行為習慣。最近,世界衛生組織的精神衛生高級顧問詹金斯指出下列18條為主要的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

1.嗜煙。尤其是每天吸20支以上者,患慢性病尤其是肺部疾病的危險迅速增加。

2.飲食不合理。例如過剩的熱量、飽和脂肪酸過多導致肥胖,膽固醇過多導致高血脂症等。

3.酗酒。實驗證明,飲酒和冠心病死亡率存在U型關係,即少量飲酒能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而過量飲酒則引發猝死。

4.沒有鍛煉計劃。不運動的生活方式導致心肺耐力下降,肌肉強度減弱和肌體平均脂肪量增加。

5.過度疲勞。即工作過度勞累,長期開夜車而又缺乏休息。

6.不良情緒幹擾。包括多種焦慮,憂鬱,神經緊張,人際關係不和造成慢性疲勞,表現為精力衰竭。

7.由於飲酒可能引發的多種事故。

8.食物和飲水不潔淨,造成疾病感染。

9.對某些藥物有依賴或藥物成癮,更有甚者自己胡亂吃藥。

10.對有毒廢物處理不及時。例如醫院的含傳染菌源的廢棄物。

11.失眠或睡眠少於7個小時。據統計,大多數失眠者易出現心絞痛症狀。

12.醫療設施不健全,醫院離住地或工作地方遠。

13.不遵醫囑。例如高血壓患者不按時服藥。

14.膳食結構存在漏洞,多鹽、多精糖或多吃加工類食品均不合理。

15.婚姻生活不和諧,由此造成的離異或內心孤獨將影響健康。

16.性縱欲,房事不節。此項還包括同性戀和性冒險行為。

17.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例如易暴怒的衝動行為。

18.迷信思想,賭博行為等。

上述18項均屬於有害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它將使人們尤其是中年人患上心髒病、腦血管病、高血壓、胃癌、腎癌、結腸癌、糖尿病、肥胖病、高膽固醇以及神經障礙、自殺、凶殺等。據統計,工業化國家每年約70%~80%的死亡原因是慢性病,而發展中國家也已有40%~50%的人死於慢性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中國到2010年將有1000萬人死於與上述方式有關的慢性疾病。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每年約有1200萬人死於心髒病或腦血管病,大多數死於65歲以前的人,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可以避免的,他們是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犧牲者。據悉,西太平洋地區已有16個國家報告死於非傳染性疾病的人較死於傳染病的人要多。在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有類似現象,對此,我們更要在腦中拉上警報係統,杜絕不良習慣殺掉自己。

電話不是殺手

魯迅先生說,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於是我們盡量不去打擾別人,可是人們卻在用電話相互謀殺,並樂此不疲。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呢?一接電話,對方劈頭便是一大串隻有他自己才聽得懂的話,搞得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比如這樣:

A:“給你打這個電話真是對不起。”

B:“沒有關係。”

A:“其實我昨天的的確確已經將那東西寄出了。”

B:“喔!”

A:“結果我這邊……”(20分鍾過去了)

B:(實在忍不住,隻得問)“請問您是哪一位?”

這一段對話,A倒是說了不少話,可惜都未切中要領,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未道出。究竟是誰要給誰的東西,那東西是包裹、掛號信件還是限時郵件呢?這樣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大堆,又叫人如何去了解呢?

讓我們再來聽另一段電話內容:

A:“喂!喂!那個信件(B心想:什麼信件啊?)是那邊的人(B心想:那邊的人是誰啊?)寄給我的,但因為他們今天早上已親自來和我讀過,所以想把那個信件拿回來。結果我今天早上到你們郵局去拿,他們竟然不給我,這究竟是怎麼搞的?”

B:“先生!對不起,能否請您告訴我您的大名,還有您所謂的信件是什麼?”

這是一樁發生在郵局的例子,相信您看了也會和我一樣有啼笑皆非的感覺。但可悲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令人迷惑的電話內容還真不少呢!而那些絮絮叨叨的談話內容,浪費掉你大量的時間,寶貴的生命也悄然溜走了,多麼可惜啊!

所以,絕對不要忽視電話這個問題,一定要慎重對待。

首先,你在家裏使用電話的方法,應和在工作中使用電話方法有所不同。工作時,電話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交際,應保持禮貌,但要長話短說。你可以問問來電話的人,他怎麼能和你隻為了做一個痔瘡切除的小手術而談上20分鍾呢?當有的人來電話時,高興地說:“嗨,老X,有什麼事需要我幫忙嗎?”這並不失禮貌,但這樣做可以使來電話的人盡快進入正題。

其次,掌握談話的主動權。在開會時,會議主席控製著談話,並把握其進程。打電話時,把自己看成主席,並把談話立刻導向重點,盡可能少提問題,這可以使對話簡短。和開會一樣,目的一經達到,電話就打完了,有禮貌地中止談話,但要果斷,不要怕說“再見”。

你要知道,電話放在那裏是為了你方便,而不僅僅是為了方便別人。你不用去接每個打給你的電話。當你在確定的“請勿打擾時間”內想完成緊急任務時,叫人接下這些電話,如果沒有人替你接電話,就裝一個電話答錄機。如果你經常接電話,那就不可能提高效率,除非接電話是你的工作。如果你想讓電話為你工作,而不是給你找麻煩,你就必須采取節省時間的策略。

1.用“批量”回電話。養成累積電話記錄,並一次回答一批電話的習慣。中午之前是個合適時間,因為談話在受到吃午飯的幹擾時,會簡短些。下午回電話的最好時間是在午後4點半左右。

2.如果有可能自己撥電話。等待接通的時間雖然稍顯長,但的確沒有必要浪費秘書的時間。

3.在打一個電話之前,確認你要說出的重點,這樣你就不會忘記什麼事了。

4.當你的工作人員作電話記錄時,一定要讓他們記下電話內容和電話號碼,這樣你就不必再查了。

5.下一步是按重要程度排列回電話次序,以防萬一在沒打完之前中斷。

6.如果遇到有人沒完沒了講個不停,幹脆讓他們自過癮。沉默能使談話結束得快些。

7.如果對方喋喋不休,你要立刻告訴他有別人找你。

8.如果你需要一些為處理某些緊急任務所需的信息,就打電話給那個人,讓他把你的事優先辦理。

9.無無論打什麼電話都要做記錄。電話內容和會議一樣。

如果你能夠按照上述辦法處理你的電話,那麼打電話就能為你帶來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良好因素,這樣就變害為寶,皆大歡喜了。可見,生活還是需要經驗的。

停下來,如果不重要

假如你一個人擁有10公頃的小麥,在該辛勤培育的季節你卻帶上親朋好友遊山玩水去了。等回到家中田地早已荒蕪,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這時,你是要繼續沒心沒肺地回味著旅途的快樂,還是反思造成這樣後果的根源所在呢?相信自有公斷。在生活中,不要為了一時衝動而不顧事情的本質,分不明輕重緩急。你抱怨時間不夠,其實卻是把它們浪費在了與小事糾纏不休上。

每個人都想充分地利用每一天,在最短的時間內做最多的事情,變相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命長度。可實際上,要想從繁瑣無關緊要的小事上把自己解救出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對此,時間管理學家特利克特在《如何有效地使用時間》一書中建議,我們在決策前應將各類事務按重要和迫切的程序排好次序:

1.本質上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必須做好)、重要(應該做好)、不很重要(可能不必要,但可能有用)、不重要(可完全免除)。

2.時間上的迫切性:非常迫切(現在就必須做好)、迫切(應該不久就做好)、不很迫切(可以拖一段時間)、不迫切(可以長期不做,沒有時間因素)。

我們首先應該做“非常重要”和“非常迫切”的事,隻有這兩項完全重疊才是主要的事,才是生活、工作中真正的“大石頭”。

這些“非常重要”和“非常迫切”之事,又可分為:非自己動手和可以授權他人去辦的事情,我們隻須做“非我辦不可”的事。這樣,按事情的輕重緩急排列次序安排日常工作,我們就可以節省大量時間,擺脫事務纏身而又非常超脫。

人們談到在按“輕重緩急”次序辦事的典型事例時,往往會舉美國貝斯雷亨鋼鐵公司董事長希韋布與效率專家艾維·李之間的一次談話。董事長希韋布對艾維·李說:“您能否向我提供在有限的時間裏辦更多事情的辦法呢?如果有,我樂意聽從並付給你合理範圍之內所應索取的報酬。”

艾維·李說:“可以。我願在20分鍾裏向您提供增加效率50%的工作方法。”

艾維·李拿出一張白紙遞給希韋布說:“依重要程度寫你每天必須做的六項事,放進口袋。第二天早上首先從第一件事開始工作。完成第一項之後再辦第二項。接下去再辦第三項。如此繼續下去,直到下班。倘若隻完成一二項,明天接下去再辦,切勿為此擔心。無論如何,你總是優先做著最重要的事情。”

臨分手時,艾維·李說:“請您每天都用這種辦法工作。您驗證之後,再推廣到您的屬員,願試多久就試多久。然後按您認為值得的報酬數額,寄張支票給我。”

據說,此法為希韋布的公司賺了1億美元的利潤,該公司後來跨入了世界最大的鋼鐵公司行列。當然,艾維·李也收到了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

艾維·李告訴希韋布的方法,無外乎就是弄清楚什麼事情重要,什麼事情次要後,集中精力,在一段完整的時間內隻幹一件重要的事兒,是節省時間提高效率的最好方法。可是大多數人並不能真的懂這種做法。

托爾斯泰的生活準則是:“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鍾的目標,還得為大目標犧牲小目標。”所以托爾斯泰一生才有那麼偉大的成就。那麼現在,你是不是應該歸置一下自己雜亂的記事本,看看究竟該從哪裏去處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