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懷疑談力的人同時也在懷疑自己。在他們的習慣思維裏有太多的“不可能”,許多事情還沒動手做,自己先想當然地否決了,自然偃旗息鼓,不戰自敗。神話與現實並無界限,100多年前,飛機就是個神話;談力之前,盲人攝影也是個神話。記得一位大師說過,你所要做的,就是比你想象的更瘋狂一點兒。隻要你去做,有什麼不可能呢?
隻要你去做,你就是自己的奇跡。
你要記住的是:
(1)自食其力遠勝過無所事事。
(2)從最底層做起,也會爬到最高處。
(3)貧窮永遠是自己的錯。
貧窮永遠是自己的錯/斯威夫特
齊國有個人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自己又沒有一技之長。因為沒有謀生的手段,他每天隻有靠在城裏乞討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剛好在此時,有個馬醫因為活計太多,忙不過來,需要找一個幫手。這個乞丐便主動找上門去,請求在馬廄裏給馬醫打打雜工,以此換取一日三餐。
有人卻取笑他說:“馬醫本來就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職業,而你不過是為了混口飯吃,就去給馬醫打雜,當下手,這不是你莫大的恥辱嗎?”
這個昔日的乞丐平靜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恥辱莫過於寄生蟲,靠乞討度日。過去,我為了活命,連討飯都不感到羞恥;如今能幫馬醫幹活,用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同時還能學到東西,這又怎麼能說是恥辱呢?”
沒有多少人能生來就處於社會上層,更多的人都是從低層工作奮鬥成功的。隻要肯吃苦、肯幹,必定會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尤希在底特律時是個鉛管匠,努力了許多年,想發展自己的事業,然而他缺少資金。
為此,他3年前帶著老婆孩子搬到了新奧爾良,希望有更好的機會。然而,第一天他找了8家鉛筆公司,可是沒有人願意雇用他,他們告訴他人手已經夠了。
第二天尤希跳上一輛公共汽車,走過一條長長的、繁華的大街。那條街上有幾家快餐店。最後,總算第5家的經理對他有點興趣。但經理告訴他,報酬相當低。尤希向經理表示這不成問題,他會提供一流的服務。
他工作很努力,結果在幾個星期之內就成為那家連鎖店的夜間部經理。
9個月後,連鎖店的老板將他叫到辦公室去,對他說:“我要派你到城西一座有90戶住戶的大廈去當助理經理。”這時尤希才知道老板在房地產方麵也搞得有聲有色。
然而,尤希告訴老板他隻當過鉛管匠,對管理大廈一無所知。
老板笑著對他說:“我查過你在快餐店的記錄,利潤增加了55%。管理大廈與管理快餐店的道理是一樣的——樂於助人、良好服務和優質高效。我想你一定能讓大廈保持客滿,準時收到房租,而且保養良好。”
結果尤希接受了那個工作——工資是他在快餐店時的3倍,還有一間漂亮的公寓。
在如今抱怨找不到工作的大部分人中,並不是真正找不到工作,而是他們不願從底層幹起。他們的態度就像社會欠他們一份工作一樣。他們總以為,政府或公司必須為他們的困苦負責任,許多人從不想自己奮鬥一番。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隻要肯從底層奮鬥,都能有一番作為。
想成功的人請舉手/佚名
22歲的布羅斯剛進入白宮的時候,在同事中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雖然他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務員,一個毫無經驗的撰稿人,但他特立獨行的性格還是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那一頭染成紅色的頭發,更是在西裝革履,素以保守沉穩聞名的白宮撰稿人中顯得格外的刺眼。
布羅斯不僅在衣著上顯得與眾不同,而且對自己的職業也有著不同於別人的看法。白宮的撰稿人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美國大部分的對外施政綱領和所有的演講稿都是由這些智囊們構思,策劃,撰寫,潤色。從某種角度上說,他們就代表著美國的形象。所以,對撰稿人的選拔也就格外嚴格。他們內部也按著資曆,有著嚴格的等級分別。而布羅斯恰恰沒有看重這種嚴格的等級分別。剛進入白宮不久,他便根據自己從親身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向上司陳述了一些自己的意見。可現實畢竟不是童話,布羅斯獨到的見解不僅沒有得到上司的青睞,而且還招來了同事們的冷嘲熱諷。關係不錯的朋友都在私下勸他收斂一下,免得吃虧。初出茅廬便栽了跟頭的布羅斯也漸漸變得沉默寡言,卻在苦苦地等待著新的機會。
2005年,隨著國務卿鮑威爾的辭職,白宮再次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巨變。一朝天子一朝臣。誰也不知道自己的飯碗是否還能保住。白宮撰稿人們都暗暗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不久之後,新上任的國務卿賴斯便召集所有撰稿人開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賴斯並沒有裁員的意思,隻是想征詢一下眾人如何撰寫白宮演講稿的意見。沒有了失業的壓力,眾人又恢複了保守沉穩的本性,一個個沉默不語。會議開的非常沉悶,不時有人打著嗬欠。就在失望的賴斯準備結束這雞肋般的會議時,一個紅頭發的年輕人高高舉起了手。眾人紛紛把目光投了過去,接著爆發出一陣哄笑——又是布羅斯,這個性格叛逆的年輕人不知道又會說出什麼讓人吃驚的話來。這是整場會議中唯一主動舉手的人,賴斯讓他闡述自己的觀點。麵對國務卿,布羅斯顯得有些拘謹,有些慌亂地陳述完了自己的想法。賴斯微笑著聽完了他的話,覺得大多數的想法並沒有什麼新意,不過也有一些點子很有創造性。會議結束後,賴斯轉身告訴身邊的助手:“請留意一下這個紅頭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