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正確認識,接納自己(2)(1 / 3)

一般而言,每個人都不是單純的屬於一種氣質類型,往往是兩種及以上的綜合體,所以隻要我們認真觀察和分析自己或他人的言行,就不難發現有的時候自己很容易衝動,而有的時候卻異常的平和。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正確判定自己的氣質類型呢?首先,我們可以從父輩那裏尋到根源。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氣質是天生的,是人骨子裏透出來的”。可見,它跟人的遺傳有著直接的關係。一般而言,與其直係親屬都有或多或少的聯係,有的人外現的氣質傾向於父親,有的人像母親,有的還會像父母的兄弟姐妹,還有的會隔代遺傳,像爺爺奶奶等,而有的則各取一些特點,但不管怎麼樣,基本上都與遺傳分不開。還有,就是可以進行專業的氣質測試。在正確了解了自己的氣質類型後,便可在生活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氣質了。

性格

性格指一個人對人、對己、對事物(客觀現實)的基本態度及相適應的習慣化的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獨特的心理特征的綜合。氣質無好壞、對錯之分,而性格有。

性格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人的“德性”,就是由於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所養成的一種說話行事的習慣。比如我們常說,某某性格內向,因為他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方式就是少言寡語,獨來獨往,這種性格可能與他自身的氣質有一定的關係,但更多的可能與其生活背景和經曆有關係。比如有的人經曆家庭的大變故之後,原本開朗活潑的性格因此變得內向甚至抑鬱了。又比如我們常常說某某人性格暴躁,遇事不顧後果,動不動就用武力解決,這主要是因為從小他就生活在父親對他和媽媽的暴力陰影之下,這對他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關係。但我們有時候還會說某某人性格很好,對人熱情對事認真,善於處理各種關係,同時還能調節好自身的不足,可能他的這種性格與他的氣質並沒有多大的關係,隻是他在麵對現實生活的時候善於完善自己。

有這樣一位學生,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便離異,他跟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可爸爸卻是一個不學無術,對社會充滿敵意,對老人不孝,對子女不問不顧,性格暴躁的人。後來他爸爸再娶,後媽帶來一個比他大幾歲的姐姐,於是他們的家庭關係變得十分複雜,矛盾重重,爸爸與奶奶的矛盾,他與爸爸的矛盾,他與新媽媽和新姐姐的矛盾以及他爸爸與新媽媽還經常發生矛盾,整個家經常鬧得烏煙瘴氣。可是他在家裏所表現的並不是與家人發生爭執,而是唯一的協調者,他想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的家變得很溫暖。盡管很多時候都是徒勞無功,但他從來沒有放棄過。所以他在學習上也特別努力,一直保持著很好的成績,他希望自己出息了,能夠改變這個家庭的現狀。同時,在學校裏,他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也是老師的好幫手。不知道內情的人很難想像他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環境裏,可是他給人的印象卻是活潑開朗,樂於助人,成績優異,孝順懂事,是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可見,人的性格除了受所處的環境的影響之外,更重要的在於自身去磨煉意誌品質,做事有目標,找準方向,分清是非對錯。

正視優點與不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意思是說:人不是完美無缺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但是隻知道道理還不行,必須得認真分析自我,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以便更準確地認識自我,更好地設計自我,為培養和完善自我奠定基礎。

那麼,我們該如何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呢?下麵,我們僅從青少年這一年齡段可能存在的優勢和不足的共性做簡要的說明,在認識自身特點的同時,了解一下當代青少年在新環境中,性格存在的共性。每個人可以參考這些在個人特點的基礎上做深入的挖掘,並以為檢查和反思自我。

·了解優點

1.樂觀、自我追求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