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科學評價,把握自我(1 / 2)

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還要對自我進行評價,也就是認識之後對自己的一個終結性的結論,即“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一個人?”等問題。有的同學能夠認識到自身的身心特點,但卻不能正確、客觀地做出評價。這就需要我們了解正確地評價自己的途徑及方法。

從自我評價開始

認識自我是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而自我評價是個人對自己身心特征的判斷和評論。其重要作用在於“人貴有自知之明”。

不同的自我評價就會影響不同的行為表現,因此,正確客觀地評價自我對青少年認識自我十分必要,可以通過以下的途徑形成自我評價:社會上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與評價;與其他人的比較;個人對自己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分析。具體而言,可以有以下的方法:

回顧經曆通過回顧小時候的經曆,借鑒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發現自己的個性特點。因為成功與挫折最能反映個人在性格、能力等方麵的優點和劣勢,這樣就能更好地把握自己,揚長避短,在人生的道路上邁上一個新台階。

比較即以人為鏡,在比較中認識自己。通過與同齡夥伴在個性、能力、與人交往的態度、情感表達方式等方麵進行比較,找出自己的特點,確定自己在同齡群體中的位置,進一步認識自己。比較中要注意比較對象的選擇,要尋找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和自己多方麵條件相近的人進行比較,才能比較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認識自己。

他人評價“他人”包括同學、朋友、老師、家長等對自己的看法。通過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來完善自我評價。他人評價比主觀評價有更大的客觀性。在現實生活中,青少年常常通過同齡夥伴的評價來認識、評價自己,也注意周圍人對自己的認識、評價。經常容易犯的錯誤是根據自己的心理需要,隻接受某些方麵的評價,比如有的人隻聽得讚美的話,聽不得不同的評價或建議。另外,對他人的評價也要注意完整性,“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要注意片麵的,或者是以偏概全的評價,隻有這樣才能恰如其分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自省自省也就是自我反省,它是一種自我體驗。在實際生活、學習、工作中,人們往往通過反思和自我體驗來認識自己的個性特長、能力以及自己的優缺點。自省實質上也是一個正視自己、反思自己、認識新我、發現新我、促進自身發展的過程。

一些科學的測驗通過科學化的測試,可以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未知的、別人未知的部分。比如心理測驗就可以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性格、氣質、價值觀、職業興趣與愛好等。當然心理測驗有其局限性,它隻是幫助青少年了解自己的工具,因此既不要完全依賴其測試結果,也不必不屑一顧,做心理測驗必須要有專業的心理谘詢人員來解釋結果,對青少年才會有幫助。

重視同伴的看法

其實同伴評價屬於他人評價中的一部分,對現在的青少年來講,他們最信任的不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是老師,而是自己的同伴。他們特別在意自己在同伴中的形象,常常把自己的煩惱和痛苦告訴同伴,需求同伴的幫助,把自己的快樂和喜悅與同伴一起分享。但是,由於他們同在一個年齡段,有著共同的心理和生理上所凸現出來的缺點或不足,看待人和物往往會局限在自己的世界裏,難免有失公允。因此,同伴評價也隻能作為評價自我的一個參考。

傾聽師長的建議

師長是青少年的引領者,他們擔負著教育和引導孩子們的艱巨任務,所以師長對青少年的評價更具有科學性和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