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發展是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事物是普遍聯係的,一切事物都處在相互影響、相互製約的關係之中。人格的發展受環境的影響,同時個人又積極主動地作用於環境。因此,人格的發展是個體與環境不斷交互作用的結果。人格特質和人格整體是這種交互作用的自我積澱。心理學家黃希庭認為,在人格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多種方式中,主要有反應的交互作用、喚起的交互作用、超前的交互作用。根據他的研究,對我們人格發展的交互作用機製進行探討。
反應的交互作用反應的交互作用是指麵對同樣的環境,不同的個體會以不同的方式感受、體驗和解釋。每一個人的人格都能從客觀環境中選取主觀的心理環境,這種主觀心理環境便構成了其後的人格發展。
青年人的人格發展已開始進入整體性和成熟性的狀態。學校的係統教育使其既是具有比較相同的知識和經驗,同時我們又是一個個具有獨特性、主觀性的個體。我們對環境的認識、體驗、感受和解釋具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化的、比較固定的主觀性和獨特性。由於我們既以群體的方式存在又以個體的方式存在,其心理環境不僅具有共性,更具有明確的傾向性、個體性。比如,對相同學校環境的反應和認識,一個外向、善於交際的人和一個內傾、趨於沉默的人對環境的反應是不同的。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和一個無責任心、無上進心的人對環境反應是不同的;一個能力強和一個能力比較低的我們對環境的反應也是不同的,等等。這些不同的主觀心理環境,便構成了我們以後的人格發展基礎。因為這些不同的主觀心理環境決定了不同態度和行為,這些態度和行為會引起其人格的不同發展。
喚起的交互作用喚起的交互作用是指個體的人格特征和行為會引起周圍的人對他的特異反應。這種反應又反過來作用於個體,使個體的人格和行為產生變化。這種喚起的交互作用,自始至終貫穿於人格發展的全部過程。
我們的人格和行動,會引起同學、教師、學校、社會等對其產生獨特的看法和評價,這種看法和評價義會反過來作用於我們的人格和行為,使其人格和行為發生變化。比如,一個具有崇高的品德和正確的人生觀的人,他在學習和工作中表現出求實創新、學習認真、工作負責、具有獻身精神、追求進步、熱愛生活,這些人格和行為必然會得到同學、同事、單位和社會的肯定和讚揚,而這種肯定和讚揚又會引起他精神百倍、執著進取、工作學習效能提高,更加積極努力。這樣,人格和行為就會獲得進一步地發展。反之,則會產生相反的結果。
超前的交互作用超前的交互作用是指個體主動選擇和營造自己所喜愛的環境,而這些環境又反過來進一步塑造其人格。一個追求進步、努力實現其人生價值的人,都會積極選擇和創造有利於自身人格發展的環境,這種環境又反過來促進自身人格的發展和自我價值的充分實現。
我們選擇和創造有利於自身人格發展的環境的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直接選擇符合自身特點、有利於自身人格發展和實現自身價值的環境;二是通過自身努力、改善人際關係、調適自我與環境的關係來建構有利於自身人格發展的環境;三是通過其他的渠道和方式,比如改變到另一個新的環境去等來選擇適合自身人格發展的環境。
在超前的交互作用中,人格的獨立性和主動性、自覺性和批判性起著關鍵的作用。隻有具有這些特性,才能積極選擇環境,主動建構環境,決然改變環境,從而使環境更能成為發展自己人格的基礎。
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人格的環境基礎包括胎內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影響、學校教育的影響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多方麵。
1.胎內環境的影響
胎內環境具體指母體的健康、食物和營養及其精神狀況。這些因素深刻地影響著子宮環境,從而深刻地影響新生兒的某些特性。家庭環境是個體最早接觸的環境因素。家庭的各種因素,諸如家庭結構的類型、家庭氣氛、父母的教養方式、父母的職業和文化程度、家庭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等都對人格的形成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