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如今宦官們在大明朝的地位還是很高的,也基本都是安分守己,整體素質也是曆朝曆代以來最好的,忠勇正直的太監很多,當然,後來也出了幾個禍國殃民的家夥,但也不能否定大多數的太監,並不是如想象中的那麼不堪。
其實隻是一批有了生理缺陷,而深深自卑的一群人,即使人前風光偉岸,還是掩飾不住那深藏在骨子裏的自卑,以至於確實有些太監心裏陰暗,行事詭異,身上帶有強烈的毀滅傾向,反正事有正反兩麵,明朝太監的權利相比前朝,已經是最小的,算是仰仗皇帝鼻息活著的奴才,其中有多少心酸和痛楚,除了他們自己,根本沒人知道,即使後來權傾天下的劉瑾,魏忠賢,離開皇帝的信任,那也是一句話就得自盡的命運。
對於張祈安來說,對待這些太監並沒有什麼歧視看法,當常公公提到祖父時,神色立時變得肅穆,恭恭敬敬的站起,雙手下垂,不敢坐著聽話。
常公公臉上閃過讚賞的神色,隨即又換上那副客氣的笑臉,感慨萬千的道:“那年我跟在聖上身邊,被南軍十幾萬人層層包圍,眼看著身邊將士一個個倒下,甲胄,腿上,臉上到處都是鮮血,當時就心想,這下我老常,可是要戰死在這裏了,咱這條命賤,死了不打緊,但燕王乃是一代雄主,難道也要命喪在此處不成,一想到陛下,上千的兄弟都萌生死誌,大家馬上把和敵軍殺在一處的燕王團團護在中央,拚了命的往外廝殺,但是南軍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到處都是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當時的絕望情景,就是現在還曆曆在目。”
肅立而站的張祈安,頓時隨著他的話,眼前仿佛出現一望無際的平原,到處都是廝殺在一起的將士,淒厲的馬嘶,將士臨死前的慘叫,鋪天蓋地的喊殺聲,一副猶如地獄般的熱血場景。
“唉,即使大家都拚盡全力,還是衝不出去,眼看著兄弟們一片片的倒下,燕王殿下當時激憤的口吐鮮血,大聲嗬斥咱們這些貼身保護的侍衛,一馬當先的又衝到頭前廝殺,那時候,真是看的人人熱血沸騰,當時心底隻有一個想法,跟在這樣的主子身邊,就是死,那也是值得了。正當大家精神振奮的時候,那遠處就有兩撥騎兵衝了進來,當先的兩員大將,正是故去的朱能將軍和你的祖父張玉將軍,大夥頓時歡聲雷動,更是玩命似的往外衝殺。”
不知何時,涼亭中,一位老者神色激動的說著往事,一位孩子恭敬的低頭聆聽,二人都沉浸在往事回憶中,對周遭的一切都暫時置之度外。
“最終大家彙合在一起,但是人數還是太少了,尤其是戰馬,還不到一千匹,可南軍卻是兵多將多,那時候你祖父可是燕王麾下第一智將,不但武藝群,謀略更是了不得,當機立斷之下,馬上讓朱能將軍護著燕王從一個方向撤退,而他則命手下軍士,扛著燕王的大旗,到處左衝右突,引著南軍全都聚了過來,以至於最後,唉!”
深深歎了口氣,常公公臉上神色悲痛,隻有經過生死大戰的人物,才能深切感受到當年的驚險,對於救了燕王和自己一命的張玉將軍,深為敬佩。
淚水早已流下,即使張祈安並沒有見過祖父,但不管是如今這幅軀體,還是後世的自己,其身上都留著祖先的血脈,聽到這段真實的往事,哪還能做到無動於衷,早已抑製不住的淚如雨下。
恭恭敬敬的施禮,對於麵前曾經和祖父並肩作戰的長輩,為了感謝他述說當年實情,讓張祈安知道祖父是如何英勇無畏,如何戰死在沙場,心情激動下,隻能以大禮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