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趕的倭兵,忍不住一起抬起頭來張望。
日光,倏然一暗,跟著,轟然炸開!九天上的白色是那麼耀眼,幾乎讓他們的眼睛都花了。日光凝聚在一起,倏然射出。牡丹峰一陣猛烈地搖晃!懸在山頂的巨石在一陣劇烈的晃動下,猛然向山下滾來!
倭兵頓時嚇得臉色蒼白,大喊道:“退!退!”他們紛紛掉轉馬頭,瘋狂地往來路奔去。可巨石的黑影卻在一瞬間將他們完全覆蓋,一連串骨肉碎裂的聲音像爆竹一般傳來。大地上,頓時留下一道觸目驚心的血痕。
白衣如雪,楊逸之的眉頭微皺,凝視著掌心逐漸淡去的光芒,臉上滿是悲憫。再沒有一個倭兵膽敢追趕。再也沒有。
於時,平秀吉飲完最後一杯茶,蕭然而去。
牡丹峰上一片沉寂。沒有人敢說一句話。
硝煙,仍在平壤城外彌漫。李如鬆端坐在長椅上,盡量維持著坐姿端正,但他自己知道,他已沒有任何再戰的信心。他的信心,全被恐懼所取代,一想到還要跟倭兵作戰,他就幾乎忍不住想要嘔吐。
他不能再解救這個城市,他能解救的,唯有他自己。他忍不住想大喊著站起,哀求卓王孫趕緊回國,越快越好。但卓王孫的威嚴讓他不敢這麼說。於是他隻能坐著,默默地坐著。
卓王孫的目光,此刻轉到他的身上:“你的隊伍,還剩多少人?”
李如鬆怔了怔,全沒想到卓王孫會這麼問。他搖了搖頭。
卓王孫斷然道:“去查。立即。”他又轉向李如柏,“你也是。”
李如鬆、李如柏雖則莫明其妙,但依然不敢違抗軍令,他們走下峰頂,去點查自己隊伍。這樣做至少有一件好處,便是讓他們暫時忘卻戰爭的恐怖。當他們再次登上峰頂時,臉色多少恢複了一些人色。
李如鬆沉聲道:“一萬零七十人。”
李如柏跟著道:“九千八百四十人。”
卓王孫對楊逸之一笑:“看來還是盟主估計得比較準確。我終究是過於自信了。”
楊逸之卻沒有笑容,輕輕歎息:“並非閣主之錯,此乃天意。”
李如鬆、李如柏聽得一頭霧水,不知兩人在說些什麼。卓王孫的目光,卻落在帥帳旁邊的兩塊大石上。
貝,四千零七百。文,五千零兩百。
李如鬆猛然間就像是被當頭澆下一桶冷水。這,赫然正是他們兩隊人馬的傷亡數字!正如卓王孫所說,楊逸之估計得比較準確,而卓王孫的卻稍微少了一些。那想必並不是卓王孫估計得不準,而是他太過自信,自信自己可以在戰場中拯救得更多。“貝”與“文”又是什麼意思呢?
李如鬆心下琢磨,倏然之間明白了。“貝”與“文”合起來,正是一個“敗”字。原來在開戰之前,卓王孫與楊逸之就料到了他們必然會失敗。可惜,當時的他們太過自信,太過輕敵。楊逸之警告他們的話,他們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