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花墜影上(二十二)(1 / 2)

卓王孫又道:“李如鬆。”李如鬆急忙行禮。

“平壤之戰中,你立下大功。下麵的仗該怎麼打,你有什麼建議?”

“末將認為,平壤決不可守。倭寇號稱三十萬人,保守估計,至少也有二十萬之眾。平壤之戰中消滅三萬,此刻當還有十七八萬。而我軍隻有兩萬多。十八萬對兩萬,勝敗可想而知。所以,我軍若是駐守平壤,定會一敗塗地。”眾位將軍長老紛紛點頭稱是。

的確,平壤已如此破敗,是根本不可能守住的。那麼,又該如何呢?

李如鬆緩緩道:“守不行,則隻有攻。眼下之計,隻有盡量發揮騎兵的機動性,兵分兩路,一路佯攻漢城,拖住漢城守兵。另一路急攻全國各道散亂的倭兵。由於倭兵主力大部分都集中在漢城,各道都是小股倭兵,容易殲滅。等殲滅之後,再與漢城之兵決戰,方有一線生機。”

卓王孫點了點頭。

不得不說,經過平壤之戰後,李如鬆的思慮成熟了很多。這幾乎可算是明軍唯一取勝的方法。遊擊戰,是以少擊多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由飛虎軍去佯攻漢城,憑借正道群豪高超的武藝,全身撤退綽綽有餘。這個計策,還是有極大勝算的。

卓王孫隨手掣出一幅圖卷,交給李如鬆:“李如鬆聽命,命你一個月內,將平壤城按圖重建。”李如鬆一愕。他說了這麼多,核心就是不能困守平壤,為何還要建設平壤?他滿腹不解,接過圖卷,打了開來。

——那是一個長長的卷軸,隻見煙雨浩淼,丹樓如霞,密密麻麻的亭台樓閣,堆積成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諸位長老不由得都驚呼起來。那,赫然便是華音閣!

李如鬆雖然心懷不滿,做起事來卻並不含糊。才過七日,整座平壤外城就被完全清掃幹淨。城中的十萬百姓與兩萬多士兵全都被動員起來,日夜不休地勞作。

大同江畔的樹木被成片伐掉,屍體被掩埋,廢墟被清掃,高下不平處全被填起。這座城市,似乎已完全從戰爭的創傷中解脫,仿若新生。

但李如鬆的心情卻越來越緊張。漢城中的敵軍遲早會得到消息,他們決不會容忍平壤落在己方手中,一定會出動大軍,重新攻打平壤。那是李如鬆最不想見到的。

他悄悄派出探馬,打探漢城的消息。顯然,他的擔心並不多餘,就在平壤城陷落的第三天,消息已經傳到漢城。漢城守將小西行長大驚狂怒,點齊城中的一半人馬,向平壤猛撲而來。

一半,就是八萬之眾啊!

現在的平壤幾乎沒有任何防禦能力,如何能抵禦這樣的大軍?李如鬆緊張得幾乎睡不著覺,他有心找卓王孫商議,但當卓王孫不想見他的時候,他根本就不可能見到卓王孫。

於是他日夜煎熬,到了第七日,探馬回報,八萬倭軍,已經抵達了最後一座柵壘,還有不到一天時間,他們就會攻到平壤城。而平壤城,現在才剛剛整理好,正是一馬平川、毫無遮掩的時候。

李如鬆心急如焚,不斷催促士兵,恨不得一天就將平壤的城牆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