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戰爭就這樣開始了(1 / 2)

殺戮,殺戮,殺戮。

當劉玄德的大軍出現在陳國時,殺戮便已經開始,四散而出的騎士們以最快速度,在鄉野間搜索著任何能動彈的東西。人會被帶到劉玄德的大營,接受管理,作為民夫工作。牲畜和儲存的糧食,則會比大軍毫不猶豫的接受。而後換成金錢,賠付。

為了應對這場戰爭,劉玄德不得不使用一些在這之前,他一直都很不喜歡的戰術。

如果不掠奪這些人口與食物,那麼這些人口與食物,就會被袁紹利用,增強叛軍的實力。

這就是戰爭,殘酷的戰爭背景下所必須要做的事情。

這一切都不是劉玄德所期望發生的。就好像實際上,他也不想要殺死太多人一樣。歸根結底,劉備是一個心腸很軟,甚至可以說有些心慈手軟的人——但是。為了這個天下,為了達成偉業,他必須要將這些軟弱和仁慈都收好。展現出鋒芒來。

他知道,在這個亂世之中,仁義固然是好的,仁義的名聲固然也是好的。但是對於更多的人,甚至對於不少原本因為他的仁義的名聲而來的人來說,展現出的銳氣與霸道,卻更能讓人安心——

在太平時節,臣僚們自然期望自己的君主能夠仁義,甚至最好懦弱一點,沒有主見,方便操縱什麼的才好呢。

但是在亂世則完全相反。

追隨強者,是人在混亂之世的本能。

而在觀察過自己身邊的人之後,劉玄德確定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轉變的鋒芒與銳利,霸道的策略是正確的。他身邊的人們的凝聚力,尤其是那些新人,並不太清楚之前的劉備的性格的人們,對他的忠誠略有上升。

……

如果說劉備軍隊的狀況較好的話,那麼隨著時間的推移,袁紹也愈發不安。

原本因為各個世家投誠,獲得的一點傲慢,隨著時間推移很快消失無蹤了。

因為時間是站在劉玄德一邊的——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劉玄德的後勤工作,其底蘊遠遠超過袁本初。

除了糧食,以及武器裝備的儲備優勢之外,冰冷,是劉備的又一件對抗袁本初的利器。

就像是之前說的那樣,現在的氣候較冷。十二月的淮河流域,也是冰封千裏。從北方運輸來的毛皮,羊毛織造的毛衣,以及少量種植成功的棉花軋製的棉衣,以及大量的蜂窩樣的炭塊,燃燒蜂窩煤的鐵製爐子……當然還有酒,以及充足的食物,讓劉玄德的軍隊能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

是的,溫暖。對於絕大多數部隊都是北方人的劉玄德軍隊來說,十二月的淮北的確稱得上“溫暖”。

當然,與之相對的,大多數都是南方人組成的袁紹的軍隊則……

非常淒慘。

沒有足夠多的禦寒衣物,又因為劉玄德的軍隊遮蔽戰場,讓他們連打柴都很困難,所以沒有足夠的燃料。凍傷,乃至凍殘廢的士兵每天都會出現一大批。

經常有白天的時候還說說笑笑,等到晚上熄燈睡覺,第二天早晨就發現人已經涼了的情況出現。

這一係列問題,也導致袁紹的軍隊士氣不斷下降。

——至於那些世家,是的,他們當然錦帽貂裘,炭火什麼都有。但他們自己用都不嫌夠呢,怎麼可能給他們的士兵們呢?

他們當然已經與袁紹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會將自己的家底,所有的一切白給袁本初的對不對?

雖然袁本初說了一萬遍,如果失敗的話,大家都要死無葬身之地,但是世家的代表們仍舊愉快的哼哼哈哈著,並不把這當回事兒。

並不是他們愚蠢,他們隻是“太聰明了”。

“幸虧沒有繼續向前……”

袁紹有些擔憂,以及後悔。在十二月展開一場戰爭,對於習慣了溫暖南方的人們來說,真是一場災難。

幸好,淮北的氣候好歹,勉強可以接受。如果再跑到河南,甚至河北進行決戰的話,那麼恐怕不用打仗,他的三十萬大軍就要崩潰了……

好吧,實際上就算是這樣對峙著,他的三十萬大軍也要崩潰了的。尤其是在他的側翼傳來了非常糟糕的兩個消息之後——

第一個消息是他麾下大將紀靈傳來的——那就是紀靈對麵的關雲長似有異動。有精銳騎兵穿越了紀靈的防區,似乎奔著袁紹的後路去了。

倘若關羽截斷袁紹後路糧道的話,那麼三十萬大軍可要不戰自潰了。

另外一個消息來自更東方的徐州。

一場在整場戰爭中,並不算是最重要,但也代表了一定意向的戰役,剛剛落下帷幕。

在荀彧的輔佐下,同時也是在泰山軍臧霸幫助下,在後方的糜氏叛亂,截斷歸路的情況下,貿然向北出動,想要與張飛主動對戰的陶謙,被毫無懸念的打爆了。甚至連逃跑回來,東山再起的可能都沒有。在戰場上,直接被張翼德一矛捅了個透心涼。徐州也因此,直接落入了劉玄德的掌控中。算上之前被劉備吞並的青州與平定的兗州。劉備能夠直接控製的大漢州郡,已經多達四州二十八郡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