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提升自控力,做心平氣和的自己(7)(1 / 3)

知道汽車的輪胎為什麼能在路上支持那麼久、能忍受那麼多的顛簸嗎?起初,創造輪胎的人想要創造一種能夠抗拒路上顛簸的輪胎。結果,輪胎不久就被切成了碎條。後來,他們製造了一種輪胎,可以吸收路上所碰到的各種壓力,可以“接受一切”。如果我們在多難的人生旅途上,也能承受各種壓力和所有顛簸的話,我們就能活得更長久,能享受更順利的旅程。

如果我們不吸收這些,而去反抗生命中所遇到的挫折的話,我們就會產生一連串內在的矛盾,我們就會憂慮、緊張、急躁而神經質。

如果再退一步,我們拋棄現實社會的不快,退縮到一個我們自己的夢幻世界裏,那麼我們就會精神錯亂了。

“對必然的事,姑且輕快地接受。”這是蘇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說的。除了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上以外,曆史上最有名的死亡就是蘇格拉底之死了。即使一百萬年以後,人類恐怕還會欣賞柏拉圖對這件事所作的不朽的描寫——也是所有的文學作品中最動人的一章。雅典的一些人,對打著赤腳的蘇格拉底又嫉妒又羨慕,給他定了一些罪名,把他審問之後處以死刑。當那個善良的獄卒把毒酒交給蘇格拉底時,對他說道:“對必然的事,姑且輕快地去接受。”蘇格拉底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他以非常平靜而順從的態度麵對死亡,那種態度幾乎已經可以算是聖人了。

在這個充滿憂慮的世界,今天比以往更需要蘇格拉底這句話。

在過去的八年中,我專門閱讀了我所能找到的關於怎樣消除憂慮的每本書和每篇文章。在讀過這麼多報紙文章、雜誌之後,你知道我所找到的最好的一點忠告是什麼嗎?就是下麵這幾句——紐約聯合工業神學院實用神學教授雷恩賀·紐伯爾提供的無價禱詞,一共隻有四十一個字:

請賜我沉靜,

去承受我不能改變的事;

請賜我勇氣,

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請賜我智慧,

去判斷兩者的區別。

◎為憂慮畫出“到此為止”的界線

如果我們以生活為代價,付給憂慮過多的話,我們就是傻子。

——《人性的優點》

查爾斯·羅勃茲是一個投資顧問,他告訴我說:“我剛從得克薩斯州到紐約來的時候,身上隻有兩萬美元,是朋友托我到股票市場投資用的。原以為我對股票市場懂很多,可是我賠得一分也不剩。若是我自己的錢,我倒可以不在乎,可是我覺得把朋友的錢都賠光了是件很糟糕的事。我很怕再見到他們。可沒想到,他們對這件事不僅看得很開,而且還樂觀到不可想象的地步。

“我開始仔細研究我犯過的錯誤。下定決心要在再進股票市場前先學會必要的知識。於是,我和一位最成功的預測專家波頓·卡瑟斯交上了朋友。他多年來一直非常成功,而我知道,能有這樣一番事業的人,不可能隻靠機遇和運氣。

“他告訴我一個股票交易中最重要的原則:‘我在市場上所買的股票,都有一個到此為止的限度,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例如,我買的是五十美元一股的股票。我馬上規定不能再賠的最低標準是四十五美元。這也就是說,萬一股票跌價,跌到比買價低五美元的時候,就立刻賣出去,這樣就可以把損失隻限定在五美元之內。’

“‘如果你當初購買得很精明的話,你的賺頭可能平均在十美元、二十五美元,甚至於五十美元。因此,在把你的損失限定在五美元以後,即使你半數以上判斷錯誤,也還能讓你賺很多的錢。’

“我馬上學會了這個辦法,它替我的顧客和我挽回了不知幾千幾萬美元。

“後來我發現,‘到此為止’的原則在其他方麵也適用。我在每一件讓人憂慮和煩惱的事上,加一個‘到此為止’的限製,結果簡直是太好了。

“我常和一個很不守時的朋友共進午餐。他總是在午餐時間已過去大半以後才來。我告訴他,以後等你‘到此為止’的限製是十分鍾,要是你在十分鍾以後才到的話,咱們的午餐約會就算告吹——你來也找不到我。”

我真希望在很多年以前就學會了把這種限製用在我的缺乏耐心、我的脾氣、我的自我適應的欲望、我的悔恨和所有精神與情感的壓力上。我常常告誡自己:“這件事隻值得擔這麼一點點心,不能再多了。”

一百年前的一個夜晚,梭羅用鵝毛筆蘸著他自己做的墨水,在日記中寫道:“一件事物的代價,也就是我稱之為生活的總值,需要當場交換,或在最後付出。”

換言之,如果我們以生活的一部分來付代價,而付得太多了的話,我們就是傻子。

富蘭克林小的時候,犯了一次七十年來一直沒有忘記的錯誤。他七歲時看中了一隻哨子,他興奮地跑進玩具店,把所有的零錢放在櫃台上,也不問價錢就把哨子買下了。七十年後他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寫道:“後來,我跑回家,吹著這隻哨子,在房間裏得意地轉著。”他的哥哥姐姐發現他買哨子多付了錢,都來取笑他,“我懊惱得痛哭了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