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創新思維(2)(3 / 3)

其後,居裏夫婦又從含鈾的瀝青礦殘餘物中提煉出放射性很強的鐳。這一段曆史的確離奇:沒有彭加勒的錯誤猜想,貝克勒就不會想到發磷光的物質;發磷光的物質很多,如果不是碰巧選中含磷鈾的硫酸鉀鈾,那麼原子能的發現也許還要推後好些年。

1942年英德空戰激烈,為了觀察入侵的敵機,英國普遍建立了雷達觀察站。但雷達信號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電噪聲所幹擾,特別是早晨更加厲害。

此外,美國工程師卡爾·詹斯基在檢查越過大西洋電話通訊的靜電幹擾時,也注意到一種特殊的弱噪聲。這些發現引導人們去研究它們的起源,結果得知影響雷達信號的電噪聲來自太陽,並且還發現,不僅太陽能夠發射寬頻帶的電磁波,而且星雲間也能發射,例如產生上述弱噪聲的,就是距離地球兩萬六千光年的銀河係中心。這方麵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今天的射電天文學的基礎。這個故事說明了追究偶然發現的起因可能導致重要發現。

大約1780年,意大利人伽伐尼偶然發現蛙腿在發電機放電的作用下會收縮。六年後他又發現:如果把青蛙腰部的神經結掛在銅鉤子上,鉤子另一端掛在鐵欄上,那麼當鐵筷每次跟蛙腳和鐵欄接觸時,蛙腿也會收縮。他把這種效應歸結為動物電,正確解釋了他的發現是發電的結果;但卻錯誤地以為蛙腿會由於某種生理過程而產生電荷。

伽伐尼事實上已發現了電流,但不認識它,需要結合國人伏打的思想,才能說明他究竟做了什麼。1795年,伏打指出:不用動物也能發電,隻要把兩塊不同的金屬放在一起,中間隔一種液體或濕體就行。據此伏打發明了電池,開創了化學電源的方向。青黴素的發現也是一個有益的故事。英國聖瑪利學院的細菌學講師弗來明早就希望發明一種有效的殺菌藥物。1928年,當他正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時,忽然發現原來生長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是什麼原因呢?經過仔細觀察後發現,原來有些黴菌掉到那裏去了。顯然消滅這些葡萄球菌的,不是別的,正是青黴菌。這一偶然事件,導致藥物青黴素以及一係列其它抗菌素的發明,後者是現代醫藥學中最大成就之一。

“踏破鐵鞋無覓,得來全不費工夫”。其實功夫是花了的,而且花得很大,全花在“覓”字上,那證據就是“踏破鐵鞋”。如果弗來明不是存心在“覓”,那麼再偉大的奇跡也會視而不見的。

無論是科學工作者還是非科學工作者不僅要善於發現,而且要善於自知已經做出了的發現。隻有那些辛勤勞動,總是有過長期的苦心鑽研,下過大功夫的人,才會有高度的科學敏感性,才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敢於向規則挑戰

遵守規則是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得以正常運轉的基本條件之一。各種規章製度是規則,一切為維護一種相對穩定的秩序所必須的傳統、道德、法令、規定、信仰、理論、觀念等也是規則,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遵守規則是人類各種群體活動必然內在隱含的一種要求。

然而遵守規則基本上是維護、鞏固一種已有的秩序(包括已有的認識、觀念……),而創造必須對已有的秩序(認識、觀念……)有所突破。因此,當我們進行創造性思考、孕育創造性見解的時候,“遵守規則”的規則往往就像一具無形的枷鎖,成為創造發明的嚴重障礙;而敢於向規則挑戰,敢於改變規則、敢於探索和確立新規則就成為創造發明的有效戰略之一。

無畏的氣概、創造的精神,是一切成功人士的特征。對於陳腐的規則和過時的秩序,他們是不放在眼裏的。

能夠有所作為的人,永遠是那些信任自己的見解的人;是敢於想人所不敢想,為人所不敢為,不怕孤立的人;是勇敢而有創造力的,往前人所未曾往的人;是那些勇於向規則挑戰的人。

當賓邦特在向法雷格特海軍少將說出他不能將查理士登城堡攻下的種種托詞時,嚴肅的少將說:“還有一個理由你沒有提及,那就是,你不相信你自己可以攻下它!”

凡是一個人不相信自己能夠做成一件從未被他人所做過的事時,他就永遠不會做成它。你如果能覺悟到外力是不足為懼的,而把一切都依賴於你自己內在的能力時,你就會相信自己,表現出自己的個性。

“勇於向前,向常規挑戰”,是羅士查爾德的終身格言,其實也可以說是在這個世界上遺留下痕跡的一切人的格言。

斯蒂芬森、福特、敦菲爾特、貝爾摩士、愛迪生,馬可尼這些都是各時代各地方的先例的破壞者。這些人開辟了新的土地,推動著人類文明向前向上。

世界上沒有一個因模仿他人而成功的人,無論被模仿的人怎樣成功、怎樣偉大。抄襲是不會成功的,成功是創造的,是自我的表現。一個人在要離開他“自己”時,他就失敗了。

世界上有自我見解的人,到處都有出路,到處都需要他。但是模仿者、尾隨人後者、循行舊軌者,卻不受人歡迎。社會的前進需要一種有創造能力的人,需要能夠脫離舊軌道闖入新天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