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果子是靠地下腐爛的東西長出來的。

〔英〕狄更斯:《遊美劄記》

日中則是,月盈則食。

〔中〕《周易·豐》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中〕老聃:《老子》

臭腐複化為神奇,神奇複化為臭腐。

〔中〕莊周:《莊子·知北遊》

物不至者,則不反。

〔中〕《列子·仲尼》

在一定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中〕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善從何處而來,惡也從何處而生,但避免邪惡的方法也會應運而生。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最高的樹被風吹得最彎。

〔意〕達·芬奇:《論繪畫》

最芬芳的花蕾中有蛀蟲。

〔英〕莎士比亞:《維洛那二紳士》

最成熟的果子最先落地。

〔英〕莎士比亞:《理查二世》

最肥沃的土壤上最容易生長莠草。

〔英〕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最清潔的泉水還難免含有泥漿。

〔英〕莎士比亞:《亨利六世》

最上等的酒在釀酒桶裏也不免有酒糟。

〔法〕雨果:《九三年》

天地無全功,聖人無全能,萬物無全用。

〔中〕《列子·天瑞》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中〕荀況:《荀子·王製》

大巧在所下為,大知在所不慮。

〔中〕荀況:《荀子·天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中〕屈原:《卜居》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長。

〔中〕陸賈:《新語·輔政》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中〕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有機智之巧,必有機智之敗。

〔中〕劉向:《說苑·反質》

其實無論什麼都是有弊的,就是吃飯也是有弊的,它能滋養我們這方麵是有利的;但是一方麵使我們消化器官疲乏,那就不好而有弊了。

〔中〕魯迅:《集外集拾遺·關於知識階級》

自然是由聯合對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諧,而不是由聯合同類的東西。

〔古希臘〕亞裏士多德:《論世界》

世界上的惡是為了宇宙的善而存在的。

〔意〕彭波那齊:《論天命·意誌自由和宿命》

最惡劣的粗俗有時會伴隨著最美麗的優雅,形成一種自然的對比。

〔英〕赫茲裏特:《論個性知識》

事物都是通過配合而相互依存、更趨完整、彼此結合、互相豐富的。

〔法〕雨果:《〈光與影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