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車又過了一站,上上下下後,感覺稍稍寬鬆了一些。這時,擠過來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站在老者旁邊。我眯眼看了一下,啊,竟然是我現任的班主任王老師。我騰地站了起來,滿臉堆笑地衝向王老師打招呼:“王老師,您好!”
“噢,是你呀,你這是去哪兒?”
“我去圖書館還書。王老師,您坐這兒吧!”
“不用了,不用了。”
“來吧,來吧!”這會兒,我倒是執意讓起座來。
“那好,謝謝!”王老師卻沒有坐,轉過來衝我旁邊的老年人說道:“爸,您坐吧!”
細節感言:
有時在擁擠的公交車上,看到那些隨著人流搖晃的老人,如果我們坐有座位,應該主動站起來,且不為我們的座位本來就是“老弱病殘孕”專席,更重要的是我們應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換位關懷。我們自己家中也有老人,我們都會有老的一天,基於此,我們為什麼就不能給他們一點關愛呢?
我們不應該吝嗇我們的愛心,每個人都會有遇到困難的時候,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你孤立無援,沒有人願意伸出援助之手,沒有人來搭理你,那麼你或許就沒有心情再來談什麼平等、自由、權利和義務了。
在公共場合讓座,不僅讓出的是一個座位,更多的是一種溫暖,給老人一種好心情的同時,對周圍其他的人,也是一種愛的感染,這種善行,定能在人們的心靈中播下美好善良的種子。
細節延伸:
“鳥兒無意帶來的一粒種子,誰能料到多年以後會長成一棵大樹呢!”金女士回憶起創業之初的機緣來,每每對旅途中的一件很小的事慨歎不已。
14年以前的一個夏天,金小姐作為一名公司職員從台灣去美國芝加哥參加一個家用產品展覽會。午餐就在快餐廳裏自行解決,當時人很多,金小姐剛座下,就有人用日語問:“我可以坐這裏嗎?”抬頭一看,是一位白發長者正端著飯站在麵前。她忙指著對麵的位子說:“請坐!”接著起身去拿刀、叉、紙巾這類的東西,擔心老人家找不到,便幫他也拿了一份。一頓快餐很快就吃完了,老人臨走時遞來一張名片,說:“如果以後有需要,請與我聯絡。”金小姐一看,喲,原來老人是日本一家大公司的社長呢。
一年以後,金小姐自己注冊了一家小公司。生意做了不到一年,客戶突然不做了,而這時,新一年的生產已經定了,連樣品都做好了,更何況,這是她唯一的客戶!怎麼辦?真的一起步就要破產嗎?她忽然想起那位日本老人來,就抱著一線希望去了一封簡單的信,說不知你是否還記得我,我現在自己開了一家小公司,如果你來台灣希望能過來看一看。信發出後一個星期,就收到了回信,老人說即日啟程來台灣。兩天後,他真的來了,還帶來了六七個公司職員。他們拿出樣品讓她試著加工,在肯定了產品和質量之後,當場下了足夠金小姐做一年的大訂單。金小姐驚喜地問:“您在台灣有很多的大客戶,而我這裏隻是個小公司,您真的信得過我嗎?”老人從皮箱裏拿出一本書來,名字叫做《人心的貯存》,說:“當初你在芝加哥給我小小的幫助時,你並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回報。就像我在書中所寫的:‘人心就象一本存折,隻有打開來才知道到底有多少收益。’每本心的存折正是用一點一滴的善去積累的。”
32.他人掉了東西,如果你離得近,要幫助他或她撿起來。不論在什麼地方,什麼場合,看到別人的東西掉在地上,你是否會毫不猶豫地幫別人撿起來?
別人掉了東西,順手幫他或她撿起來,雖然是舉手之勞,但卻是你樂於助人、品質良好的體現,也許你無心的舉動會讓別人念念不忘。堅持下去,你人生的道路會越走越寬。
細節故事:
高中時同班的同學張燦和劉芳考上了同一所大學,畢業之後他們就結婚了。
在婚禮上,帥氣的新郎和漂亮的新娘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同學們就問他們之間的羅曼史,新郎新娘相視一笑,新娘微低著頭,臉上泛著紅暈,帶些嬌羞地對新郎說:“你先說吧?”新郎滿懷深情地望著新娘點點頭。
新郎說:“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高一下半學期的時候,劉芳也就是我現在的新娘的座位正好在我前麵。剛開始我並沒有和她說過話,我好像聽誰說過,她比較高傲,所以我就打算對她敬而遠之。後來有一次,我不小心把我的兩本書碰掉了,書先砸中她的背部,然後滑到了地上,掉在了她的旁邊。我還沒來得及跟她說對不起,她就主動幫我把書撿了起來,更讓我感動的是,她不僅幫我把書撿了起來,還幫我輕輕的把書上沾的灰塵吹掉,然後才將書放在我的桌子上。就是從那一刻起,我發現我被她征服了。我心裏想:能遇到這樣的女孩子,真是我一生的榮幸。當時我學習成績並不好,因此我決定一定要努力學習,這樣才有機會和她上同樣的大學。我做到了……”他的話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