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秘籍(1 / 2)

下午,雨後的陽光瀟瀟灑灑的照在我的書桌上,上麵放在我的一本真正的武林秘籍《演說易經洗髓合編》。這是我前天從師傅那兒借來的。我看了一會兒,合上書,努力吸了一下萬物被洗後的清新氣息,頓覺神清氣爽。窗外,幾隻鳥兒從綠的發亮的樹叢中,飛到電線站立,鳴叫起來。我的思緒也飛了起來,那些武術的真諦,它應該還流淌在我的血液裏。我低頭看了一眼案頭的那本武林秘籍,一本彰顯著極好毛筆書法的古文著作,它一氣嗬成寫下來,很多生僻的繁體字和文章並沒有斷句,讓我讀起來十分的緩慢。我習慣了讀一會兒,想一會兒,正如孔子的一句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同許多武術愛好者一樣,我一邊看一邊在想,武林秘籍到底是什麼?

這之前,自己也看了很多武術書,家裏都還有一本手繪本的《易筋經》原件。那是以前老爸的一位好朋友送給他的,不知道是哪位武術愛好者有那麼大的熱情,一筆一劃,極為認真的從別的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少林寺)臨摹,抄襲下來的。另外我也接觸了一些武術愛好者,武林老前輩,甚至還有老爸的一些回憶。我寫這本書,就是要舉起父輩們的旗幟,一點一滴把真正的武術秘籍告訴我的讀者。

我看過一些非常出名的國術網絡小說,並驚訝於他們的文筆對國術的細致描寫,誇張占了很長的篇幅。我也寫離奇的故事,不過我最不可更改的是,實事求是的告訴大家什麼是真正的國術,而是玄術。他們僅僅是文人,和武術不沾邊。我首先是武術愛好者,身體力行的探索武術,時刻告誡自己,“書上得來終覺淺,需知此事必躬行。”當我的讀者讀了我的小說後,會對國術有一個真正的了解,絕不會被誤導。在一個國內某個著名的網站,一個讀者給我評價是,“本書寫的很寫實,真正的行家。”

我在書中故意穿插著告訴大家,一些武術的口訣,比如“一打膽,二打眼,三打身法,四打閃。”真正的格鬥最重要的打膽,我們這兒叫做破膽。故事後麵,我還會繼續講道。力量的重要性和柔韌的重要性,我也或多或少的做了闡述。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若你們有心學習武術,你們必須在青少年的時候,加強力量和柔韌性的鍛煉。我在書中寫到,“力大三分強”,絕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有幾個五十公斤的小個,能打贏八十公斤的大漢?他們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無論你這個小個是練太極,形意,八卦,什麼外勁,內勁,吃奶勁,都很難打贏大塊頭!我要把真相告訴大家,別讓有一天,自己練了很久的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才知道其實真實的格鬥,根本不是那麼回事。有一個真相很少有人知道,幾個真正出名的太極拳高手,其實都是大塊頭,並且他們的本力還非常大。不信,就去看看陳發科和楊澄甫的照片,看了就明白了一切。特別是楊澄甫那個壯吆,估計一屁股坐下去,就可以砸死幾個人。

還有就是柔性性,壓腿,拉腰,你不能劈一個一字,你就沒有法快速的出腿。沒有好的柔韌性,想在打鬥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腿打在對手的麵部,根本不可能。壓腿的最好時機就是在青少年時期,你若是錯過了這個時期,你要學好武術就完全不可能了。當然這不會妨礙你成為一個愛好者,隻是困難了很多。所以我告訴青少年朋友,千萬別在年輕的時候,錯過了打好武術基礎的時機。其中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練力量,拉韌帶。你可以做俯臥撐,引體向上,杠鈴,啞鈴,加大量的狂吃。我最多的時候,一天吃了十二個雞蛋,外加兩斤牛肉。即便是這樣,我對自己的體重仍然不滿意,所以永遠無法成為武林高手了。拉韌帶,要咬緊牙關去做,一時會很痛,當你能很容易的橫劈,豎劈,做一字的時候,你就覺得痛並快樂著,帶來的好處不單單是柔韌性好了,人變得靈活了。還有一句古話,“筋拉一寸,人多活一歲。”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筋骨就是改變柔韌性,這點和印度的瑜伽道理相似。從廣義來說,長力氣和拉韌帶,其實就是易筋經的一部分。年輕的朋友,難道這些武術的基礎,打鬥的基礎,不正是真正的武林秘籍嗎?

“一打膽,二打眼,三打身法,四打閃。”我開始說了打膽的問題,中途就插進入了力量,體重和柔韌性的重要性。後麵的眼法,身法,和閃仍舊是非常重要的。打鬥中的眼睛是一定不能眨的,我在教一個印度學生練習格鬥的時候,不停嚴格要求他。就在一眨眼間,怎樣,怎樣,這是寫書人愛用的詞。打鬥中,就是不能眨眼,一眨眼,對手風馳雷電一下,你都沒有搞明白是怎麼回事,就把你給擊倒了。重慶這邊有的門派就要求必須把眼睛給瞪起來。我的老爸,在年輕的時候,愛打搶手。重慶這邊叫私下比武為“打搶手”。這個詞用的非常的恰當,搶手,搶手,首先是搶!就是看誰的動作快,誰能搶到。顧名思義,就是打架就是看誰的手腳快。電閃雷鳴就那麼一下,出手碰一下,勝負立判。他一打搶手,他就把眼睛瞪了起來,眼睛瞪的非常大,像猛虎要吃人的樣子,對手首先就心虛了一半,他瞪起眼來一直都不會眨。嗬嗬,我後來也學會了,可以去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