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亮出你自己的主張(2)(2 / 2)

亞曆山大對這個預言非常感興趣,命人帶他去看這個神秘之結。幸好這個結尚完好地保存在朱皮特神廟裏。亞曆山大仔細觀察著這個結,許久許久,始終連繩頭都找不著,亞曆山大不得不佩服戈迪亞斯王。

這時,他突然想到: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行動規則來解開這個繩結呢?於是,亞曆山大拔出劍來,對準繩結,狠狠地一劍把繩結劈成了兩半,這個保留了數百載的難解之結,就這樣輕易地被解開了。

故事中的哲理:很多問題表麵上看起來的確很複雜,甚至找不到突破口,但如果行動起來,問題往往就會變得簡單起來。不管我們決定做什麼,不管我們自己的人生設定了多少目標,決定我們成功的永遠是自己的行動。

享受溫泉之浴(心境決定著一個人的成敗)

在日本,有一位一直找不到工作的失業青年。後來,在朋友的介紹下,他才進入一家汽車銷售行做推銷員。

這位生性靦腆、言語木訥的小夥子,在被客戶拒絕過好幾次之後,似乎變得更加木訥甚至膽怯起來,最後在忍無可忍之際,他決定躲到鄉下住兩天,然後回來辭掉工作。

在鄉下的那兩天,一次,他看見在田邊池埂上,幾個孩子正把水瓶中的溫水朝著一隻青蛙慢慢倒去。在他看來,這些頑皮的孩子的舉動,帶有明顯的對青蛙的無視與欺悔之意,但令人驚奇的是,那隻青蛙不僅沒有逃開,反而揚起頭,微閉住眼睛,表現出一副非常享受的樣子。

這個小夥子大受觸動。原來青蛙是冷血動物,當有溫熱的液體淋遍全身時,無異於人類的溫泉之浴。聯想倒自己眼前的處境,那些人的拒絕與冷眼不正像小孩子們淋下的水,被當作欺悔是一種心境,被當作溫泉之浴又將會是另一種心境,境由心生,就看自己如何取舍。

從鄉間返回後,這個小夥子開始給自己訂下一個計劃——每天拜訪100位客戶。就在這個計劃執行途中,他發現連平時抽煙的習慣都是在浪費時間,於是毅然戒煙。

這個小夥子就是日後成功地成為日本第一位獨立銷售一萬輛汽車的記錄保持者,人稱“汽車銷售之神”的奧誠良治。

故事中的哲理:看待一個問題的態度,將直接決定著解決問題的結果。把挫折和困難當作冰水,就會遭受冰骨之痛;如果當作溫泉,就會享受溫泉之浴。想成功還是想失敗,全在於自己的取舍。

被拒絕了1850次的年輕人(要有屢敗屢戰的勇氣)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那時,他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的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再清楚不過了。他根據自己認真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願意聘用他。

麵對百分之百的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複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500家電影公司依然拒絕了他。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

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50家後,第351家電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

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這部電影名叫《洛奇》。這位年輕人的名字叫史泰龍。

在電影史上,這部叫《洛奇》的電影與這個日後紅遍全世界的巨星史泰龍,皆榜上有名。

故事中的哲理:這是一個需要推銷自己的時代,除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接受被拒絕的心理準備,更要有屢敗屢戰的勇氣。從某種意義上說,遭受拒絕的次數越多,就越接近成功,這就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