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粉紅少女的秘密日記——善待自己,順利度過青春期(1 / 3)

人生最美好的季節莫過於青春年少,青春期是女孩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交接點。處在青春期的女孩猶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比孩子時期的我們多了一些成熟和思想。這時候的女孩應該更加的理智,學會合理宣泄自己煩悶的情緒。青春猶如一場夢,如此的短暫。然而擁有青春,就擁有了夢想和奮鬥,擁有了活力與生機。親愛的女孩,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青春,發憤圖強,把握自己的夢想,創造輝煌的明天。

1.羞怯不是躲避事情的借口

人的羞怯情緒似乎是我們生下來就帶有的一種品質,從某些領域來看,羞怯並不一定是一個完全貶義的詞,有人甚至認為“適當的羞怯是一種美德”。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確實能遇到十分害羞的人,他們一方麵對自己缺乏信心,不喜歡公開亮相,無意與他人競爭,遇事猶豫不決,表現得很不善於交際,但另一方麵又往往勤於思考,凡事多為人著想。我們也會遇到一些不太羞怯的人,一方麵,他們往往對自己十分自信,很少拘謹,能夠捕捉到較多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另一方麵,也可能太過冒失,容易與人爭執,從而得罪和傷害別人。因此,羞怯與不羞怯究竟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但它們都不能超過一個限度。過度的羞怯是一種逃避行為,會使人消極保守、沉溺在自我的小圈子裏,而不利於一個人的成功,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障礙。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女孩在路上碰到熟人因為怕羞而故意躲避;有的女孩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一開口就會臉紅舌硬。上述情況在心理學上稱為羞怯心理。親愛的女孩,你是不是像這些人一樣,經常被人貼上羞怯的標簽,例如“內向”“害羞”“不善言辭”等?

婷婷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現在上初中一年級了。平時在家倒是很活潑開朗,愛笑愛逗的很是可愛。可是隻要出了家門,有時候叫她和鄰居阿姨打個招呼都不好意思,而且她特別不喜歡出門,尤其是在學校,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婷婷每天上學從來不遲到,也沒有早退過,成績也很優異。可是,她在學校裏總是很少和其他同學一塊玩兒,常常獨自坐在一邊,看著其他同學在操場上跳皮筋、玩遊戲,很少參與其中。學校舉行的各種大小比賽、活動,她也從不報名參加,好像一切都與她沒有關係。老師好幾次給她父母打電話,問他們婷婷是不是受過什麼刺激。

星期天,父母帶婷婷去數學培訓班學習。當初是她要求去學的,她說喜歡學數學。可是,在課堂上,她卻不夠積極,雖然能跟著老師的節奏走,但是舉手之類仍是不積極主動。老師也不提問她,她隻有在全體接龍回答的時候才有機會發言,而且發言的時候也不自然,聲音也放不開。下課的時候,媽媽向老師提了意見,希望孩子們機會均等,不要隻是給膽大的孩子機會很多,表現差的機會就很少,因為所有的學生都是平等的,她希望孩子得到鍛煉的機會。可是老師說,不是沒有給婷婷機會,隻是叫她回答問題的時候,她卻總是沉默。

像婷婷這樣羞怯的女孩有很多,她們不主動發言,不與他人交往,不願與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不願在公開的場合拋頭露麵,什麼事情都要父母陪伴,有陌生人在麵前就不知如何應對等行為,這種羞怯的行為嚴重地影響了女孩正常的人際交往。這樣的女孩非常敏感,家長們一定要保護她們,防止她們被消極的自尊打敗,鼓勵她們克服自卑的情緒。

親愛的女孩要記住,一個人始終是不斷發展的,某一次的做事方式不一定就意味著你永遠都會如此,不要以偏概全。要想戰勝心理上的障礙,就要先從改變自己開始,換一個角度,你會對自己信心倍增。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害羞的女孩,麵對一些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那麼你也可以先去充實自己,你可以經常讀些課外書籍、報紙雜誌,與人多交流,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曆。這將會有力地幫助你樹立自信,克服羞怯。

親愛的女孩要記住,經常和人交談,才能慢慢學會和人交往。如果你想克服自己的羞怯,變成一個善於交往的人,那麼請先豐富自己的內涵,讓你的學識更豐富,相信會對你與人交談有所幫助。不過,女孩要知道,敢開口僅僅代表了你擁有了勇氣,但是這遠遠不能讓你在交往中遊刃有餘。所以,除了敢說,我們還要會說,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女孩。

寫給女孩的蜜語

親愛的女孩,多交朋友並且接納朋友,這樣才不會讓自己永遠封閉在自己狹小的世界裏,要讓自己獨立地去體驗這個社會的冷暖好壞,勇敢地適應這個社會,接受這個社會。

2.注重人際交往的女孩更合群

一個阿拉伯哲人說過,一個沒有交際能力的人,猶如陸上的船,是永遠不會漂泊到人生的大海中去的。孩子時期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時期,而社會化的順利完成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但是在現代都市中,獨立的空間環境使孩子們很少走動來往,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一個不合群的女孩子,總是難以建立積極的情感,不是過於內向自卑,就是容易自以為是,目中無人。少時的不合群還會演化成成年後的無法與別人進行溝通和合作,這會影響女孩一生的幸福。如果女孩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無法和別的小朋友合群,還會影響她的情感智商。最終,她不是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就是自以為是,自欺欺人。

青兒媽媽在接女兒放學的時候,給青兒買了幾個泥人,有孫悟空、唐老鴨、花仙子,等等。在路上,她們碰見青兒的一個同學,兩人都很高興,一起玩兒起泥人來。媽媽看泥人挺多就讓青兒送一個給同學,於是就叫青兒的同學自己挑一個。那個小同學聽了非常高興,就挑了一個花仙子的泥人。但是青兒卻不願意了,說自己最喜歡這個花仙子的,說完便從同學的手中搶回了泥人。媽媽看女兒這樣馬上就批評她,青兒看到媽媽嚴肅的樣子,於是十分不情願地挑了一個孫悟空的泥人給同學。那位小同學拿著孫悟空的泥人訕訕地走了,走時還說花仙子的泥人會壞掉的。青兒聽了非常不高興,還說:“早知道這樣就不把泥人給你了。”

還有一次,青兒媽媽的朋友帶了孩子到青兒家來,青兒媽媽讓女兒和朋友的孩子玩兒洋娃娃。可是不到5分鍾,朋友的孩子哭著跑過來說:“阿姨,我沒有洋娃娃,她不肯把洋娃娃給我玩兒。”望著孩子帶淚的臉和坐在身旁的朋友,青兒媽媽感到非常尷尬,於是氣憤地質問女兒:“你怎麼這麼沒禮貌?為什麼不把洋娃娃分給妹妹玩兒?”“這是我的東西。”青兒用堅定的眼神看著媽媽。這時,媽媽又以商量的語氣對女兒說:“對,這是你的東西,但是妹妹是客人,你應該把自己的東西和妹妹一起分享,把你的洋娃娃分一個給妹妹,和她一起玩兒,好嗎?”“不,這是我的東西,我不願和她一起玩兒。”青兒仍然堅定地回答,真把媽媽氣得夠嗆。由於有朋友在,媽媽又不好跟她較勁,隻好另外找了些玩具給朋友的孩子玩兒。

合群作為一種性格特征,具有既能夠接受別人,同時也能被人接受的社會適應性特點。一個合群的女孩子必然是快樂的,也是最能夠穩定成長的。從上麵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青兒顯得很“小氣”,跟別人很難好好相處,人際關係很差。其實,孩子的交往能力是其心理發展的重要方麵,也是她能否適應複雜社會環境的重要手段。合群的孩子樂意與人交往,她不會封閉自己,並善解人意,能夠熱情友好地對待他人。尤其是,一個合群的女孩子在與人相處時,她的態度通常都是積極的,比如尊敬、信任、喜悅等,而那些諸如仇恨、嫉妒、懷疑等消極的態度則很少。相反,那些不合群的孩子則無法與別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幾乎沒有知心朋友。

沒有和諧的人際關係,不僅使孩子將來無法正確把握成功的機會,而且還會使人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形成心理疾患。比如,極端自負或者極端自卑,最後都會形成退縮和孤獨的心理障礙,有礙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也不利於孩子積極情感的培養。

寫給女孩的蜜語

親愛的女孩,人際交往往往能決定你的性格發展、身心健康以及將來的生活質量,所以你要從小注意培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多和同學、朋友進行交往溝通,這樣你將持有一張通往幸福大門的門票。持有這張門票的女孩,事業將會發展得更加順暢,生活也會非常的快樂美滿,更將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

3.學會與異性朋友相處

親愛的女孩,現在的你可能還沒有意識到朋友的區別。朋友是分很多類型的,要區分對待,才能讓自己從友情中收獲更多。而在朋友的分類中,同性朋友與異性朋友是一個最廣泛但也最實用的分類。

生活中,有不少人認為,異性間的友誼必然要發展成為愛情,或者必然要同愛情發生這樣那樣的糾葛。甚至部分家長老師也堅持認為,處在青少年這一特定時期的異性之間是不可能建立起像同性朋友之間那樣親密無間的純潔友誼關係的。但在實際上,這種認識無疑是有局限性的,這樣做隻會造成異性間互不了解,極強的好奇心增加了對異性的敏感度,使異性之間的交往更容易出問題。相反,讓中學生有機會在異性麵前展示自己的特長、技能、品質,建立與異性交往的渠道,有益於自控能力的培養,有益於身心的健康,對能力的提高可以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其實,換個角度來講,成年人可以建立異性友誼,中學生更可以發展純真的友情。

文文是個內向的學生,由於小時候的男女授受不親的教育和自己內向的性格,從小就不和男孩交往,一和男孩說話就臉紅心跳,看見男孩子就躲得遠遠的。這樣的性格讓她吃了不少的虧。其實,她內心還是很羨慕那些口若懸河的同學的,也羨慕那些學校明星似的人物,希望自己有一天和她們一樣。

但是由於自己養成的這種性格,她還是不能和男孩子打交道。有一次,她父母吵架,吵得很厲害,而她自己能做的就是獨自鬱悶。到了學校,老師忙著去做自己的事情,誰也沒注意到文文的心事。這讓文文更加鬱悶,覺得世界沒有什麼希望了。

正在獨自鬱悶的時候,班內一向開朗心細的學習委員小武卻看在了眼裏,悄悄給文文寫了張紙條,委婉地勸了一下,等下課沒人的時候叫她一起出去。文文看見男孩和自己說話,臉一下子就紅了,但是小武沒有放棄。他以前也嚐試過和文文接觸,但都失敗了,但是他知道這次可以讓他們建立朋友關係。就憑著小武的細心,文文發現和男孩子說話也沒有那麼難。

慢慢地,她被大家帶出去玩兒,帶著她參加各種活動,她開始發現異性的思維是那麼的不同。同時她也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改正了很多的思想,也明白了很多以前自己不能明白的東西。

和文文一樣,青少年時期的女孩,很多都開始慢慢接觸到異性,從異性那裏學到很多的東西。改換自己的思維方式,可以給自己的生活一個改變。

異性朋友有時候比同性朋友更容易溝通、更容易理解對方,因此也能夠給彼此更多的幫助。當然不排除這樣的友誼有時會發展成為戀愛,但還是有不少異性間長久保持了這種可貴的友誼,而且這種純潔的友誼逐漸為社會所理解和接受。

青少年時期異性友誼的互補作用體現在智力、情感、個性等幾個方麵。男生和女生的智力沒有高低之分,但卻各有偏長。女生往往擅長於具體形象思維,男生往往擅長於抽象邏輯思維。通過交往,男女同學可從對方那裏取長補短,以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如果隻在同性圈子裏交往,心理發展往往不夠全麵,同異性的交往可以豐富個性,這對我們來說很有必要。特別是心理上的“異性效應”,對人們學業上的競賽和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心理學家調查發現,對中學生來說,有異性參加的活動,較之隻有同性參加的活動,參加者一般會感到更愉快,幹得也更起勁、更出色。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滿足,會使人獲得程度不同的愉悅感,從而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所以,不僅異性間可以存在友誼,而且異性間的友誼往往是有益的。和同性友誼一樣,異性間的友誼是一種深厚的感情,是一種親密純真的感情,也是人類優美的感情之一,是共同理想、共同學習、共同工作的基礎上產生的相互團結和幫助,並激勵和鼓舞人們前進的高尚的道德力量。

但是,畢竟十幾歲的你剛剛開始人生的曆程,有時候交朋友,尤其是異性朋友,沒有把握好度,就很容易產生問題。所以,親愛的女孩,如果能夠在廣泛結交異性朋友的同時,把握好尺度,那麼你將擁有更多的資源,收到更多的意外驚喜。

寫給女孩的蜜語

親愛的女孩,如果你也有一個異性朋友的話,一定要正確地把握與異性同學交往的“度”。在交往時要注意社會普遍認可的禮節規定,注意自尊自愛,言談舉止要莊重文雅,分清友誼與愛情的界線,不要陷入“早戀”。

4.謹慎對待青春期的逆反心理

青春期的女孩子進入了情感的危險期,她們對自己的身體和心理都會感到困惑,同時,她們對外界的感知有所偏頗,這會影響她們的處世方式,進而造成對自己的傷害。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進入青春期時,給予她更多的關懷與支持,盡快撫平她內心的傷痛,讓站在青春期街口的女孩能夠找準自己的道路,向前出發。

進入青春期以後,女孩子們會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慌與焦慮,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她正在經曆的生理變化。由於必然出現的內分泌和身體變化等生理現象及某種原因造成的病理狀態,又必然會給她們的生活、學習帶來許多煩惱、憂愁、驚悸和恐慌。因此有人說,少女進入青春期,也可以說是到了“多事之秋”。這個時期,是女孩子的一個情感發展關鍵期,也是一個危險期。

青春期又稱為“心理斷乳期”,除了身體上的變化,青春期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看問題的角度,也會影響女孩情緒。她們會采取極端的方法看待世界,這使得青春期少女的視線多少有些扭曲,變得很過激。最主要的是,情緒情感容易兩極化,逆反心理較強,處理不好獨立與依賴的關係,極易出現心理問題。

從小就聰明伶俐的小靜,很聽爸媽的話,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可近來小靜變了,凡事總愛與父母頂嘴,自作主張,有時還偏要同父母“反其道而行之”。例如,初中畢業後,爸媽為她選擇了就近的一所重點高中作為報考誌願,而她偏挑選了一所離家較遠的中學,她不是喜歡路遠,而是有意同爸媽抬扛;小靜有鼻炎,父母為她買了滴鼻藥水,她卻有意把它扔了;父母問她考試成績,她明明及格了,卻偏說不及格;有一天氣候突然變冷,小靜的母親特意給她送去衣服,她竟當著同學們的麵把衣服扔在寢室的地上;她爸爸平時工作忙,一有機會就想跟她聊聊,她卻把他拒之於千裏之外。這令小靜的父母十分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