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1 / 2)

“關於漢陽集團的重新改造問題,咱們得召開一個核心骨幹會議,商量一下具體的公司構架和各方麵的問題。沒有漢陽公司這樣在明麵上的企業,咱們總是被歸入到黑道勢力,很多事情做起來不夠方便順暢,而且那些條子們也有了理由到處申訴我們,非要置我們於死地。還是把以前的漢陽改改名字,重新再做起來吧,畢竟夜長夢多啊。”李耀有些無奈的說,但漢陽集團改名再造的事情,也是一個大項目。

李氏家族在先前市政廳和市公安局協同打擊的情況下,頑強的穩住了陣腳,並且通過一些人脈關係,最終保住了自己的地盤和家族根基,但是漢陽集團卻在那一次的動蕩中徹底分崩離析了。

漢陽集團是一家綜合性的大企業,主要是房地產,但是也有很多服務性、生產性的分部在裏麵,實力強勁,發展全麵。但在市公安局的聯合打擊之下,一下子崩垮掉,連一些高層人員害怕自己參與到李氏家族的醜惡事件中受到牽連,也跟著捐款逃走了,至於更下麵的技術人員什麼的,離開的更多。現在李耀突然決定要重新創建這樣一個企業,除了那些骨幹人才和高層管理人員難以尋回之外,這種企業的底蘊也不是段時間能夠積累起來的。

更何況,當時處置漢陽集團的時候,市公安局是下了決心的,張貼的告示和鋪滿媒體網絡的公告,以口誅筆伐的方式進行過側麵的打擊,早已經讓大家意識到市政廳和市公安局對這股惡勢力的堅決態度。即便李氏家族死灰複燃,卷土重來,但是許多江城市甚至是周邊的人都已經在心裏明白,這股子黑道勢力已經覆沒在即,眼前的強大也不過是回光返照而已。

基於這樣的心態,和無數人私底下對親朋好友的不要為虎作倀的告誡,加上不敢再次受到這些不穩定因素的牽連,以及不想站在市政廳和市公安局的對立麵的考慮,很多機靈一點或者把事情看得很透徹的高端精英人士,都是想著法的拒絕來自李氏家族的邀請和招納,甚至唯恐避之不及,惹禍上身。

李耀拿這種現象也沒有辦法,因為誰都不敢公然強迫這麼大範圍的人群為自己做事,畢竟現在已經不是舊社會,網絡媒體和法治製度擺在那裏,不比從前了。他們隻好花費更大的代價,從其它地方重金請來相關方麵的人員,以更多的投入來支撐漢陽集團的複興計劃。

然而,本地居民的不配合甚至敵視態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甚至他們已經對近江李氏家族產生了一種一傳十十傳百的反感效應的擴散感染,大家私底下已經天天盼望著李耀主掌的這一夥龐大勢力的沒落和滅亡了。

沒有地方各級機構和民眾的支持,無論是哪個企業的日子都不會好過。漢陽集團就是在這種惡劣糟糕的環境下步履艱難的咬著牙進行發展壯大的。

李氏家族為了擺脫被市政廳等公家機關的打壓境地,要在人前樹立自己強勢的形象,大肆投入資金,一開始就建造了一大片的高樓大廈,打著堂而皇之的創業口號,把牛皮吹得震天響,意圖找回昔日的威名和信心,掃除那些蠢蠢欲動,要聯合起來對付他的力量。

但是這樣做取得的效果十分的微小,因為公家機構都是同氣連枝的,有些地方的程序和批文可能通過大量出錢來搞定,更加關鍵的地方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事情卡在那裏,李氏家族新的漢陽集團再造的計劃一拖再拖,光是在相關程序上就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李耀為了鼓舞士氣,親自將新的企業命名為‘光明之星’集團,隻是在相關問題的解決上,他也覺得束手無策。用來打通關係的資金就像肉包子打狗一樣,那些收到錢物的相關人員總是得了好處不賣乖,收錢不做事,簡直讓他們蛋疼的要死。

辛辛苦苦,耗盡了人力物力財力建起來的新的大廈,一天早晚靜悄悄的,沒多少人在上班不說,連必要的機器的響聲都沒有。這座已經建起來的企業,不但沒有人家開業之後的紅火昌盛,反而跟某些倒閉歇業的企業一般情形。

等到相關的證件和所有的程序慢慢通過之後,在人員配備和機器生產等方麵又來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各種檢查檢測機構不斷過來挑毛病不說,最大的問題還是本地人不願意進來工作的現象。任憑新的光明之星集團下大力氣宣傳,把這個公司的未來描述的多麼的好,再加上高工資、高待遇的引誘,似乎近江市和江城市周邊的人還是那麼興致缺缺的,沒幾個人進來工作不說,連報名處都是空空蕩蕩的,沒幾個人影。

大怒之下的李耀,不顧屬下兄弟的勸阻,硬是將自己家族的一些青壯年人召集進來幹活,然後從江城市之外的地方的鄉下招聘人手,慢慢的也來了不少人。不過,這種跨地域招聘員工的辦法,耗費的財力和人力十分的厲害,而且那些工人的薪資特別的高。

這種糟糕至極的情況,慢慢的磨掉了李家人的耐性和意誌力,他們仿佛被無邊的敵人包圍在了一個孤獨的小島上,即便你不斷地硬挺著掙紮,早晚也會被淹沒在那大海上一浪蓋過一浪的洶湧的波濤裏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