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效溝通才能更好地表現自己(2)(3 / 3)

“萬丈高樓平地起”。平地拔起的高樓需要一個堅實的地基。深圳的地王大廈,在開始建築房屋之前,先是向下挖一個五層樓左右深的大坑,然後再一根根打地樁、一層層累計,才成為我們眼前最耀眼的大廈。

一個人的成功也是如此,他不是靠幸運,不是靠機會,而是一點一點的成就積累而成。李嘉誠在成為香港地產大王之前,是一個做塑料花的,但他並沒有因為做塑料花就瞧不起自己,他努力工作,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任務而脫穎而出,最後成功也就變成了他的習慣。

我們很容易注意到別人取得的成就,如果我們表現得沉著一些,深入一點去思考,去研究一下他們為什麼會取得這些成就,我們也就得到別人成功的經驗,再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去,我們想要不成功都不可能。

與時間賽跑,和時間同步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們之所以不能拋開一切多餘的東西去實現夢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許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還會活得更久。然而也許正是這個“是”上的差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質的不同,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些人則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我很讚同“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這一觀點。

我想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說的就是這句話。

中國老太太辛辛苦苦賺了一輩子的錢,攢了一輩子的錢,在有生之年終於實現了有房子、有車子、有票子的人生夢想,可她操勞一輩子卻換回自己一身的病痛,並不能好好享受幾天生活。而美國老太太呢,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貸款購房、買車,一邊享受生活,一邊借助於生活的壓力努力賺錢,到她老的時候,已享受過最美好的生活並償清所有的債務。

這是個很典型的故事,它的的確確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廣大勞動婦女與美國廣大勞動婦女截然不同的生命曆程。在這裏,我們不禁疑惑,為什麼中國老太太不能像美國老太太那樣愉快而刺激地過完一生呢?她含辛茹苦得到的又是什麼呢?是一身的病痛還是自己為子孫後代留下的財富?

也許這位中國老太太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可在我們現代人的眼裏,她是可悲的。她其實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用自己一生的精力去換回別人的衣食無憂,是不是太不劃算了?這個代價未免也太大了。看美國老太在享受生活的基礎上更好地賺錢,不僅能有滋有味地生活著,同時也能為子孫後代謀福利。

美國老太太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她懂得時間的可貴,與時間賽跑,和時間同步。

人的一生有很多夢想,有的實現了,而有的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實現。也許人的夢想是無限的,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時間永遠跑在你的前麵,它是不會為任何人停下腳步的,我們每一個人一生就像在和時間賽跑,也許你永遠也追不上它,而你卻不能停止為了追趕它而奔跑的腳步。

那麼我們要如何利用好有限的生命去實現無限的夢想呢?就看我們怎樣去經營自己的生活,看我們懂不懂得濃縮生命,懂不懂得花明天的時間去圓今天的夢了。

有一個癌症病人,他想用自己最後幾年的生命去圓他尚未實現的27個夢想,結果他居然一個一個地把那些夢想全實現了。後來他告訴別人:“我真的無法想象要不是這場病,我的生命該是多麼地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實現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現在我才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我們之所以沒有像那位癌症病人一樣拋開一切多餘的東西去實現夢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許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還會活得更久。然而也許正是這個“是”上的差別,使我們的生命有了質的不同,有些人把夢想變成了現實,有些人則把夢想帶進了墳墓。

認清你自己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說的是認識自己的重要性。隻有當你認識自己之後,你才能客觀地評價和正確對待你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你知道自己行為上的不足之處以及情感上的缺陷,而且你也有方法來克服這些不足——取人之長,避已之短。認識你自己,你便能夠從失敗中總結教訓,並將不斷成長。

在希臘帕爾納索斯山南坡上,有一個馳名整個古希臘的戴爾波伊神托所。這是一組石造建築物,它的起源可以回溯到三千多年前。文獻上說,人們可以在這個神托所的入口處看到刻在石頭上的兩個詞,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認識你自己。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最愛引用這句格言教育別人,因此後世人們往往錯誤地認為這是他講的話。但在當時,人們則認為這句格言就是阿波羅神的神諭。這其實是家喻戶曉的一句民間格言,是希臘人民的智慧結晶,後來才被附會到大人物或神靈身上去的。有意思的是:兩三千年前這句格言看來直到今天還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