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自己就是一座豐碑(11)(1 / 3)

很多人都認為,生活的快樂與否,完全取決於外界刺激的大小,刺激大,煩惱大;刺激小,煩惱小。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其實這中間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您自己頭腦的加工。例如,麵對火車晚點這一不良刺激,有的人大發雷霆,急得團團轉,焦躁上火;有的人到服務部買點東西吃,坦然等待,有的人坐在候車室給朋友寫封信,充分利用時間。很明顯,這三種不同的反應,絕不是由外界刺激的大小決定的,而是由他們對同一刺激的不同態度決定的。火車晚點絕不會因為你大發雷霆而改變。可見,僅僅是環境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不快樂,而是我們對外界環境刺激反應的選擇。也就是說,事件本身沒有壓力,它們是否使我們感到緊張、有壓力在於我們以什麼樣的思考方式和方法看待它們。玩玩滑車道,對一些人來說,是痛苦,對另一些人來說,卻是令人快樂的刺激。如果您選擇悲傷的事,渾身會充滿淒涼的感覺;如果您選擇恐懼的事,您會感到毛骨悚然,渾身冒冷汗;如果您選擇生病的事情來思考,自然會愁容滿麵:如果您選擇令人喜悅的事情來思考,定是眉飛色舞;如果您毫無信心,失敗會接踵而來……總之,我們必須運用自己自由選擇的權利。作為自己生活的“總統”,你每天、每個小時都可作出自由的選擇。我們每個人都能頂得住災難和煩惱。

56.總有一扇窗會為你打開

在現實社會中,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絕境。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缺少智慧,而是因為他們麵對事情的艱難沒有做下去的勇氣。波德萊爾說過:“沒有一件工作是曠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著手進行的工作。”

保羅·迪克剛剛從祖父手中繼承了美麗的“森林莊園”,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就將其化為灰燼。麵對焦黑的樹樁,保羅欲哭無淚、年輕的他不甘心百年基業毀於一旦,決心傾其所有也要修複莊園,於是他向銀行提交了貸款申請,但銀行卻無情地拒絕了他。接下來,他四處求親告友,依然是一無所獲……

所有可能的辦法全都試過了,保羅始終找不到一條出路,他的心在無盡的黑暗中掙紮。他知道,自己以後再也看不到那鬱鬱蔥蔥的樹林了。為此,他閉門不出,茶飯不思,眼睛熬出了血絲。

一個多月過去了,年已古稀的外祖母獲悉此事,意味深長地對保羅說:“小夥子,莊園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可能看得見希望呢?”

保羅在外祖母的勸說下,一個人走出了莊園,走上了深秋的街道。他漫無目的地閑逛著,在一條街道的拐角處,他看見一家店鋪的門前人頭攢動,他下意識地走了過去。原來,是一些家庭婦女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忽然讓保羅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星期裏,保羅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加工成優質的木炭,分裝成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結果,木炭被一搶而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人。

不久,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又初具規模了。幾年以後,“森林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保羅的故事告訴我們,隻要擦亮雙眼,生活的道路便會重新展現在自己的麵前;隻要心中還有一絲希望,腳下就會有新的道路。

1883年,富有創造精神的工程師約翰·羅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著手建造一座橫跨曼哈頓和布魯克林的大橋。然而橋梁專家們卻勸他說這個計劃純屬天方夜譚,不如趁早放棄。羅布林的兒子華盛頓·羅布林——一個很有前途的工程師,也確信這座大橋可以建成。父子倆克服了種種困難,在構思著建橋方案的同時,也說服了銀行家們投資該項目。

然而大橋開工僅幾個月,施工現場就發生了災難性的事故。父親約翰·羅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華盛頓的大腦也嚴重受傷。許多人都以為這項工程會因此而泡湯,因為隻有羅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這座大橋建成。

盡管華盛頓·羅布林喪失了活動和說話的能力,他的思維還同以往一樣敏銳,他決心要把他們父子倆費了很多心血的大橋建成。一天,他腦中忽然一閃,想出一種用他惟一能動的一個手指和別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擊他妻子的手臂,通過這種密碼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設計意圖轉達給仍在建橋的工程師們。整整13年,華盛頓就這樣用一根手指指揮工程,直到雄偉壯觀的布魯克林大橋最終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