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商場得失(2)(1 / 3)

為克服“貪婪”,醫生運用心理調適法:①抄錄古今名人諷喻貪婪行為的名言警句,掛於床前案頭,每日朗誦用以自警。醫生鄭重地向他推薦了開國元勳陳毅元帥的《感事書懷七古·手莫伸》以為警示。②運用二十問法。在紙上連續寫下“我喜歡錢”、“我喜歡很多的錢”、“我喜歡自己是個有錢人”、“我喜歡有許多財富”、“我喜歡過有錢的生活”……要求他寫完之後思考一下,看自己對錢是否有過分的欲望,為什麼許多舉動都與謀錢有關。接著往下想,人的生活離不開錢,但這錢應來得正,不能取不義之財;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帶來,死不能帶走,過度貪婪最終會阻礙自己的發展。然後分析自己貪婪的原因是有攀比、補償、僥幸心理呢,還是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③學會知足常樂,多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並多與不如己者作比較,以求心理安適。

經過半年的心理調適,徐某對物質利益、物質欲望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已能自覺克製貪欲,在行為上逐漸走上了清白之路。

見小忘大,見到眼前就忘了以後,這是一種病態心理。湊合隻能是漏洞越來越大,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千萬不能丟了西瓜撿芝麻。

6.用人不疑

1970年,亞柯卡以推銷“野馬”牌汽車的卓越才能登上了福特汽車公司總經理的寶座。亞柯卡上任後,特別強調研究今後汽車業務發展的主要趨勢,特別是今後幾年市場對汽車的需求。經過一番研究,他認為隨著石油供應的緊張,小型汽車將受到普遍的歡迎。因此他主張把錢用在研究小型汽車上,但董事長亨利·福特卻不同意他的主張。1973年阿以戰爭的爆發,使世界石油陷入危機,亞柯卡的預見得到了證實。後來,在亞柯卡的一再堅持下,一種名為“菲埃斯塔”的小型汽車問世,並獲得了成功。

成功給亞柯卡帶來了掌聲,但也是他倒黴的開始。西歐曆來是福特本人的地盤。這一領域,福特曆來是禁止別人進入的。現在西歐到處是亞柯卡的讚揚聲,這哪能容忍?偏偏在這個時候,召開一個有100多個美國銀行家和股票分析家參加的會議,亞柯卡會議上精辟、中肯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巨大的興趣,紛紛投來讚譽的眼光。這一切使參加會議的福特感到自己失去了光彩,似乎公司的主事是亞柯卡,而不是他福特。亨利·福特怒火衝天,他從他感情出發,已容不下比自己有本事而又為自己工作的人。

1975年亨利·福特由於怕亞柯卡“功高震主”奪了他的位置,因此對亞柯卡的疑心加重,開始懷疑亞柯卡製定的計劃。亨利趁亞柯卡在數千裏以外,召集會議,在會上剝奪了亞柯卡應有的發言權和應負的責任。會議上福特對亞柯卡倡導的每一件事,都竭力攻擊之。

亨利·福特對亞柯卡的疑心和不信任,給福特公司帶來巨大的傷害。70年代中期,石油輸出國的情況已使亞柯卡清楚看到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不造出小型轎車來,公司是活不下去的。當時通用汽車公司和克萊斯勒公司已經抓住時機熱火朝天地生產自己的超小型汽車了,而福特公司的領導在大眾已嚷著要買小型轎車的時期,卻不信任自己的總裁,逃避現實,使得福特公司的“蜂馬”牌和“速度”牌小轎車到了1983年才問世,這不能說不是經營管理者對下屬猜忌和疑心造成的一個悲劇。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膽放心地使用人才,將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獲,隻有信任才能使人才發揮他最大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