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比這井底要大得多,大海是廣闊的,是無邊無際的。你要是能跟我到大海裏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井底的青蛙從來也沒出過井,不知天多大海多大,一聽大海裏的青蛙說住的地方要比這口井大,就惱怒了:
“你說大海比這井大,我不相信,這準是你在向我誇口。我明白了,你這是小看我,瞧不起我這個地方。那好吧,對不起,請你回到大海裏去吧!”
井底的青蛙終於趕走了大海裏的青蛙。
井底之蛙就這樣把井當做天,把自己當做天下惟一的英雄,在這口枯井裏生活一輩子。誰都不是生活中的太陽,誰都應看看廣闊的世界。
瀚海不言大,崇山不言高,自高自大的恰是精神侏儒。跨進自大的滑道,最終隻能跌進無所作為的泥潭。虛心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誠然,誰都不可能成為無所不能、萬事皆通的全才,然而,如果虛心向別人學習,善於把別人的長處變成自己的長處,那麼他必定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進步。
20.國王的金床
遇事量力而行,不要做無謂的犧牲,過於沉醉其中而無法自拔時,也往往是迷失人生、丟失自我的時候。
古希臘有一則關於金床的故事,說一位精通數學的國王,按照全體市民的身高平均數,非常精確地計算和設計了一張金床。實際上,平均值是根據小孩、年輕人、老人、侏儒、巨人等身高而得出的,整個城市沒有一個真正合乎平均值的人。每當賓客來臨,國王都用這張床招待他們,而且有一個特殊的規定:客人必須適合這張床,床是無價之寶,不能有任何改動。於是,客人太矮就要被拉成與床一樣長,客人太高就要鋸掉一些適應床。那國王也許是帶著世界上最好的意圖做每一件事的,但是苛刻的標準使他適得其反。
在一間很破的屋子裏,有一個窮人,他窮得連床也沒有,隻好躺在一張長凳上。
窮人自言自語地說:“我真想發財呀,如果我發了財,決不做吝嗇鬼……”
這時候,窮人的身旁出現了一個魔鬼:“好吧,我就讓你發財吧,我會給你一個有魔力的錢袋。這錢袋裏永遠有一塊金幣,是拿不完的。但是,在你覺得夠了時就要把錢袋扔掉,才可以開始花錢。”
說完魔鬼就不見了,在他的身邊,真的有一個錢袋,裏麵裝著一塊金幣。窮人把那塊金幣拿出來,裏麵又有了一塊,於是窮人不斷地往外拿金幣,拿了整整一個晚上,金幣已有一大堆了。第二天,他很餓,想去買麵包。但是,在他花錢以前,必須扔掉那個錢袋。
他又開始從錢袋裏往外拿錢,並且不吃不喝地拿。終於,他生病了,不久,他倒下了,死在他的長凳上。
臨死前他說了句:“我怎麼沒拿錢看病呢?”
站在金錢這個巨大的誘惑麵前,人類的靈魂將接受巨大的挑戰。怎麼做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照單全收還是轉身折回,隻留下冷冷的似乎高尚的背影?
每個人在世上都麵臨一個問題——生活。而生活是否圓滿,人生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態度、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是自我選擇和造就的結果。
生命是廣闊無限的,用某一個定義界定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學的。因此說,用某一個標準苛求人生,或者克隆人生,隻會作繭自縛。
人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人生短暫而會衰老,要盡量毋負人生。迷失了自己,自然也就迷失了一切快樂。